
邓超
《爱如茉莉》是一篇清新淡雅却又情意浓浓的散文。在作者的娓娓诉说中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渐渐展开。粗粗一读,那平淡无奇的话语似乎很难勾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但当我们细细品味,便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那簇茉莉花散发出缕缕幽香中。
因为这一切的情,一切的爱都浸润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便会忽略的场景之中: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一个稍纵即逝的眼神。呵,是细节在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夫妻之间的情与爱。而作者也用了极为细腻的笔触描述着这点点滴滴。
因此,本课教学的基本策略应当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行为细节和文本的语言细节,在对这些细节的反复玩味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思考,化作一种行动。作者行文结束发出了一句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看似随意的一笔,其实意蕴丰富,细细推敲,从中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首先,这个哦字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ó、ò、é),每个读音表达的意思和感情是不同的:哦(ó)叹词,表示惊讶,有‘原来如此’的意思;哦(ò)叹词,表示逐渐醒悟;哦(é)动词,吟咏的意思。联系语境,不难体会出在这句话中哦应读ò(课文中也标出),一个哦字写出了作者在历经父母亲互心、体贴的细微举动后,才逐渐领会母亲所说的真爱就像茉莉吧的真谛。可见,一个多音字读法的不同其表情达意也是截然不同的。
那么就应当让学生关注这个语言细节,去辨析与品味,以落实《课标》中所说的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再者,两个爱如茉莉是无意义的重复吗?显然不是,我想至少有这么几点作用:
1、体现语言的回环之美,表示了作者的感情发展;
2、表示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
3、点明文章中心,凸显文章主旨。这个涉及文章主旨的特殊语言形式应当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一唱三叹,体会作者的感情、内化作者的表达方法。
我想,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只有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是怎样表达的,才能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