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认识引号的用法。2. 读背描写秋景的诗句,积累语言。3. 阅读成语故事,培养积累、运用成语的习惯。4. 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养成与人平等交流的习惯。5. 能清楚、明白地介绍活动的过程;能根据别人的意见修改习作,养成修改的好习惯。一、温故知新1. 学生自读两个句子,体会每个句子中引号的不同用法。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归纳出两个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第一句是用于直接引用的部分;第二句中的威尼斯是有特殊含义的词语。3. 教师投影出示几组带引号的句子,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引号分别有什么作用。二、语海拾贝1. 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音。2. 同桌合作读,互相指正。3. 教师抽读,学生评价。4. 指导背诵。5.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景的名诗佳句?背给大家听听。三、点击成语1. 自由读成语故事。2. 说说你明白了什么。3.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 把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四、口语交际1. 谈话导入。同学们,下周我们班将开展一项集体活动秋游。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欣赏秋天的美景,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人员的分工、活动的方式和步骤等,你们一定有许多好的建议。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提出自己好的意见和主张。2. 组织讨论。讨论提示:讨论时,要把自己的建议考虑成熟,做到按一定的顺序表述,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1)现在我们进行第一步:分小组讨论。(组长主持:时间10分钟左右。教师到学习小组中参与讨论。)①每个同学个别发表意见。②小组商议,使小组同学的建议能形成一致,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2)全班讨论(一名主持人)。①各组发言人谈本组建议。②对发言人的建议可以再作补充发言,使建议更可行、完善。③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班级决定。3. 组织实施班级决定。包括人员分工、活动形式、活动步骤、注意事项等。4. 教师小结。五、习作百花园1. 激发兴趣,明确要求。(1)激发学生产生习作愿望。播放近期学校开展的集体活动场面,教师配上热情洋溢的旁白,让活动气氛感染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2)读习作题目,了解本次习作要写的内容和习作要求。①写发生在校园中的一项集体活动。②把语句写通顺,把活动情况介绍清楚。③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进行修改。2. 集思广益,拓展思路。(1)小组交流: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哪一次活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你特别喜欢的,在小组内说给你的同学听听。(2)说完后,大家评一评,达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目的。(3)全班交流:各小组讲得好的同学在班上讲一讲,以开启思路。(4)教师提供一篇范文给大家欣赏,通过评说,进一步明确写作要求。3. 自主写文,个别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写作,教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选择有共性的问题相机指导。4. 指导修改,相互评议。(1)找两篇典型习作,在全班读一读,评一评。(2)把自己的习作念给同学或老师听,互相评议,作口头修改。(3)综合大家的意见自己进行修改,再抄写。5. 赏析美文,激励表扬。习作批阅完后,选出在选材、语言等方面较好的习作,供大家评议,教师再点评、总结、表扬。六、自主阅读园地1.自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并用你喜欢的读书符号在文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2.勾画出你最欣赏的内容,自由练读,再大声地读给你的同桌听。3.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你读懂了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4.说说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5.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可以是背诵、摘抄等。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