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4* 索溪峪的野之教材分析_教学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4* 索溪峪的野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同样的风景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本文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在描述了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后,作者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远处落笔,先写山具有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然后由远到近,由山及水,发现水是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充满着野孩子的灵性;当然一词,又引着读者一起领略了小动物那十足的野性;行文至最后,不惟山水和小动物,连行走在其中的人们也变野了。轻松流畅的笔调,活泼生动的语言,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了索溪峪的野。
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二是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每一方面的描写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如,写索溪峪的山,先概括地指出山有野性的美,接着从山具有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三方面来具体描写;写游人,先概括地指出游人渐渐地变野了,然后通过写姑娘大嚼玉米棒,老人蹦跳于石块间,许多游人光着脚踏水三方面具体写出了游人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进一步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和感染。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提高理解力和感受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体悟关键句段,让学生感受索溪峪的野,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这是开篇的第一句话,写作者游览索溪峪,总的感受是一个字──野。其实作者体会到的是索溪峪野性的美,是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天然的美。扣住这个野字,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索溪峪的美景和作者的匠心独具。
这句话起到点题的作用,同时,又统领全文,文章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都围绕这句话展开。
②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这句话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出山具有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特点。那里有斜山,那山峰似从山的一边飘逸而出。旁逸写出了山峰斜出的是那么随意。巍巍则写出了山峰的高。作者还由山形相对、山势相依的山,联想到热恋情人,他们似在凝望,似在细语,别具一格。由山体不高、山形奇特的山联想到少女,她们婷婷玉立,姿态万千。
③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十分调皮、可爱。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④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
返璞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索溪峪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所以这山水是充满野性的。在这样的山水中畅游,人们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礼,不经意间,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非常纯真、质朴,作者为大家呈现出了一幅人景合一的美丽和谐的画面。这句话在课文中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2)对词语的理解。
索溪峪:湖南省张家界著名景点的名称。峪:山谷。
蜿蜒:形容山脉、河流、道路弯弯曲曲地延伸。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怎样就怎样。随:依从。欲:想要、希望。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形式。格:格局。
婷婷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年过花甲:年龄已超过了六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恶作剧、不拘一格、年过花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引导学生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的有关照片、文字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紧扣课题,让学生充分质疑。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探究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时,可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小组选择内容,读书讨论:索溪峪的山怎么野?索溪峪的水怎么野?索溪峪的动物野表现在什么地方?游人的野表现在什么地方?分别说说自己的理解。
注意在教学时让学生尽量用朗读表达出自己的体会,其他学生作适当评价。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到:这里的野是相对于那些经过人工雕琢的景观而讲的,是指索溪峪的山、水没有任何人工修饰的痕迹,是纯天然的自然美。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课的一个学习重点。要继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如,教学第3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把索溪想象成野孩子,把山路、石头称作山路哥哥石头弟弟的用意,这样的描写使索溪变得灵气飞扬、野趣盎然,使文章变得生动活泼,童趣十足。教学时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如,个别读、齐读、赛读、合作读,让学生入情入境,读中想象,从而读出感受,读出韵味。另外,先总体概括再进行具体描述的写作方法,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老师可由第二自然段的讨论交流扩展开去,让学生从描写水野、动物野、游人野这三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举例说说领悟到的表达方法。
4.在基本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之后,要让学生进行欣赏性的品读,读自己觉得写得特别好的地方,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读得入情入境。还可与同桌交流一下,自己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
品味山的天然美、野性美
师:快速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作者分几方面来写山是野的?可以动笔画一画。(生自读自画)
师: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作者是分三方面来写的,分别是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师:大家同意吗?好,同桌合作,请选择喜欢的一方面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学生学习)
师:谁先来说?
生:我们两个先来汇报:我们选择的是第二方面:山是磅礴的。磅礴是气势盛大、雄伟的意思。那里山多得不得了,有高有低,连绵不断,所以有一种磅礴的美。
生:我查过资料,看到有关十里画廊的介绍,这是一条长达6公里的高山峡谷,它怪石林立,奇峰高耸,周围的风景也美,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你真行,谢谢你!一起来看课件,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你感受到了吗?
师:谁能用朗读来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种美?
(生有感情地读。)
师:继续交流。
生:我俩选择的是第一方面:山有一种惊险的美。我从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这三个词读懂了山的惊险,尤其是悬空的巨石在山顶上摇晃着,我想见了一定让人感到害怕。
生:那儿的山,名字也很特别,一线天百丈峡,听着让人觉得害怕。我猜百丈峡的峡谷一定很深!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不过还有补充。这一线天百丈峡这么高,这么险,人工显然是无法修饰的,所以我认为那里的山确实很天然,很有野性。
师:你真不错,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男同学一起来读这句话。
师:山不但有种惊险的美、磅礴的美,它还美得那么随心所欲、不拘一格。选择这部分的同学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这儿作者写山像热恋情人窈窕淑女,写出了山形态各异,变化多端。
生:从直插云天横拦绿水,这两个词中我感受到了山的那种不拘一格的美,读句子时我能想象到:可能这边的山是直插蓝天,那边的山可能就是小溪缠绕,绿树倒映,反差特别大。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不错!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4*,索溪峪的野之教材分析,索溪峪的野,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