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14 周总理借书(第二课时)

14 周总理借书(第二课时)

14.周总理借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理清按事情发展的写作顺序,了解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2、感受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好周总理的三句话。

2.能清楚地掌握说的标点符号。

一、复习检查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出示叮铃铃、笃笃笃两张词卡,问:这是表示什么声音的词?(除文中外,要求说说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声音)文中下大雨又发出什么声音?改写第一段句子,用上象声词。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段,想想到底是用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发展顺序)

2、填空练习:

课文第三自然段先写了(周总理撑伞站雨中),再写了(周总理表扬小王按制度办事),最后写了(周总理在阅览室认真看书),

①学生自己说。

②交流评价。

3、指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总理和小王的对话,讨论:

①小王为什么激动?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句话?指名读。

②你觉得周总理作为一个国家主席,可不可以让小王破例送书?他有没有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抓住周总理的说的三句话来进一步巩固。

1.师:大声地朗读课文,再想一想:从周总理说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他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借书制度?

生:自由讨论。

好吧,谢谢。等会儿我到图书馆来看。电话里说。

总理笑眯眯地说:我到这里看书来啦!

不,小同志!周总理笑呵呵地说,你做得对,应该按你们的制度办。

2.有感情地朗读三句话。

师:我们要读出什么感觉?

(通过朗读训练,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而且培养他们能运用自己的理解去朗读课文,提高自身朗读的能力。)

3.学习句式。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句话,说说发现了说话有哪几种形式?

生:同桌讨论。

师(归纳):说话有这么三种不同的形式。接着用卡片出示说话的三种形式。

说话人出现在说的话前→谁说:。

说话人出现在说的话中→。谁说,。

说话人出现在说的话后→。谁说。

▲引号用蓝颜色标明,说后面的标点符号用红颜色标明,这样做强调了说话人出现的地方不同,标点符号也就不同。

4.设计练习,掌握说话的三种不同的形式。

⑴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①小王说□这些书只能在图书馆里看,不能外借。

②好吧,谢谢。等会儿我到图书馆来看。电话里说□

③不,小同志!周总理笑呵呵地说□你做得很对,应该按你们的制度办。

⑵自由想象,再编写说话的三种形式的句子各1-2句

四、总结全文

1、感情朗读全文,说说故事中的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板书: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

2.完成作业本

板书设计:

周总理

打电话问:请问有没有谢谢严格要求自己

借书

冒雨借书:撑伞站雨中表扬小王认真地看自觉遵守制度

(按事情发展顺序)

周恩来(1898~197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

关于周总理一些资料: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

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不仅表现了他机智无比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是举世无双!!!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