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一学习目标:1.读读背背描写自然景物的对联。2.阅读《大理三塔》。3.口语交际。4.习作课时安排:6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对联1、教师简介祖国古老文化对联。2、学生自由诵读对联。3、教师大概介绍对联的内容。4、学生练习背诵对联。二、阅读短文1、学生自由朗读短文,了解大意,找出文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讨论:这篇短文介绍的是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介绍的是云南的大理三塔的地理位置,和它周围的优美环境,详细介绍了大理三塔的壮观景象。)短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是什么意思?3、教师指导、小结:第一自然段,大理三塔的地理位置。第二自然段,大塔的样子。(大塔的样子写得最详细,可分三层来理解:一写大塔的名称和它的大小。二写它的总体形态美。三写了它的具体构造。)第三自然段,两座小塔的样子。第四自然段,大理三塔的价值。(这一段最后的排比句表达的意思非常全面深刻。)4.引导学生分段。大家看,这四个自然段中,那些自然段意思比较接近,可以归为一段?段意怎么归纳?5.教师小结:(第二三自然段的意思比较接近,可以归为一段:介绍大理三塔的样子。)6.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7.朗读指导。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一、 学生自读题目要求。1.给学生简介什么是导游。2.你们愿意当导游吗?愿意把大家带到你的家乡看看吗?3.那么你准备怎么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呢?二、 学生讨论。1.你的家乡在哪里?怎么走?2.你的家乡有些什么名胜、风景?或者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3.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说出来给大家听听。三、学生同桌互说自己的家乡。四、 请两三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1.大家注意听,看别人是怎么介绍的。2.听的时候可以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让导游解答。五、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当了一回导游,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将来我们还要学会向别人介绍我们湖北,介绍我们中国。向世界各地的朋友介绍我们的祖国。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她的历史、现在和将来。需要我们具有广博的知识,需要我们具有一流的表达能力,那样才能把我们的祖国介绍给世界,介绍给未来。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好好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训练自己的说话水平。)六、 请大家回家把我们学校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第三课时作文指导一、 提出学习任务1、大家自读作文要求。看看这次作文确定的范围是什么,要求我们写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类型的内容。2、小组讨论自己的理解情况。二、 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校园内或别处的景物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三、再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1、出示作文要求(1) 写校园内(或别处)的一处景物,(2) 按一定的顺序记叙,内容具体,可以加入丰富的想象。(3) 写好后修改。(用上修改符号)2、逐条讨论分析3、大家看一看:我们的校园里有那些景点可以写?如:教学楼,大操场,小花园等。大家思考一下,你准备选取哪里的景物来写?这个景点可以分为几点来写?4、交流启发,拓宽思路。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怎样写。5、你准备重点写什么?6、请两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材料及思路。第四课时学生作文,教师巡视。第五、六课时作文讲评:猜你喜欢《a》教学设计 01-11《口语交际:了解小伙伴》教学设计 01-11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二》 01-11《o》教学设计 01-11《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一 01-11《e》教学设计 01-11《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01-11《好玩儿的地方》教学设计 01-11《ie üe er》教学设计 01-11《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 01-11热门预览《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一 01-11草虫的村落 01-11《一起歌》教学设计 01-11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掺和是什么意思,并用它造句 01-11《美丽的呼伦湖》教学设计 01-11《从小窗口看大窗口》教学设计 01-11《月光启蒙》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01-11《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 01-11初中语文:《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01-11作文教学实录《6. 学生自由地想象》 01-11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