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1、探索文章内在的线索,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2、了解和孔子.
3、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注意字的读音.
重点难点:
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十年寒创苦,初战败北落孙山;有志能通天,重整旗鼓夺魁元.说的是人要有志,有可以拔开云雾见天日.黄巢铮铮誓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得桃花一处开,孔子也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要有志,所谓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有了志,就可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他们的志又是什么呢?
(二)孔子: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这做出了一个共同的宣言:如果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还想继续生存的话,必须回头2500多年前从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等许多教学理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儒家经过不断的完善最终成为封建思想的正统,影响深远.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礼,实施礼.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法措手足.
(三)《论语》:
提到孔子就不能不了解孔子的《论语》.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言行而整理的一本书.宋儒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论语》有很高的价值,古人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教师范读,指出字的读音,句读的停顿.
(五)学生自渎,弄清文章的情节.
(六)探究:
1、文章题目的理解
其中四个人是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就是陪着长者说话.文章的题目告诉我们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谈话
2、文章围绕什么事展开讨论的?
志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3、你是怎么看待他们所说的话?
子路其言不让哂之直率
冉有知其不可而为之叹之谦虚
公西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惜之更谦虚
曾皙与之洒脱
(七)延伸:
1、他们的思想你是怎样看待的?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是否还需要这些思想?为什么?
2、孔子的思想和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