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语文教学体现「会教」的两个要点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体现「会教」的两个要点_语文论文

近几年来,教育的观念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经历了由知识型向智能型再向个性和谐发展型的转变。反映到语文教学上,就是提倡乐学的态度、爱学的心态、会学的技巧和自学的能力。而且,语文教师已意识到:要达此目的,首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会为会教。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是主体,传授语文知识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五大块教学法在教坛上跋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他们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教师要真正做到会教。下面仅述两个要点:

一、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归纳、解决问题。

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应该设法总结出学习各类语文知识的方法来,然后启发、诱导学生掌握、运用它。这样,学生就可以用这把钥匙开万把锁,就会插上翅膀,独立飞行。

同样是教学生学习名词的概念。不会教的教师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这是最低层次的教学法。如果教师能用设疑问答的方式问学生: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说:什么叫名词。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稍好于第一种,属于中等层次的教学法。而如果教师能限定原则性的大范围,由学生自己读自己获得信息,自己归纳,解决问题,此为高层次的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师会教。他一则调动了学生去积极思维;二则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三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方法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教学生复述故事的方法。其一,可以按课文原来的顺序复述,用自己的话复述,简洁地复述。其二,还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复述:改变人称,改变顺序,改变文体,借助想象,加上评论等。这样引导训练,学生没有不会复述的。

二、讲精华,教要点,讲解精要的部分。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是些例子。教者就没必要面面俱到地讲授。因此,如何处理、取舍教材是会教的第一突破。要取舍得当,教师必须依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讲精华,教要点,讲解精要的部分。

有些课文的精华、要点集中在课文的某一部分。讲授这样的课文,应集中主要精力把精华、要点所在的这部分详讲,其余部分则略讲。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节约了教学时间,从而实现了精讲。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重点应放在前一部分百草园部分。而对课文的后一部分三味书屋部分,只做简单处理即可。

安排课堂教学的详略和取舍,必须做到准确无误。重点选对了,实现了精讲;重点选错了,舍本逐末,反而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一般说来,确定精讲部分的依据有三:①教学大纲规定的年级教学要求;②课文自身的精华之处和要点所在;③知识短文的内容。

教师如若对教材做好了详略处理,集中精力把课文的精华部分和要点所在讲好、练好,就能使学生从中真正学到东西,得其要领。显而易见,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有其略,才能有其详;有其详,才能有所收益。

实践证明,教师的会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学生学会自学,就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独乘小舟,泛游在知识的广阔海洋里,风雨无阻。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