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立足现实,面向21世纪社会
1978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制订新教学大纲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当前,全国实施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主要有两个,一个是1992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
文教学大纲》(试用),一个是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后一个大纲初中、高中的内
容合在一起。
1992年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是个新大纲。新大纲规定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
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
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新大纲以上述教学目的为基础,以读写听说、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和课文、48项能力训练、20项基础知识
的教学内容为框架,来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体系。这个初中语文教学的新体系分列读、写、听、说的教学要求,
分解读、写、听、说的训练点(能力和技能),有科学性和创造性。
然而,新大纲还是一个试用大纲,有待修改、完善。例如,加强语文素质教学,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
;知识分类分点,能力分类分层;教学要求同能力训练、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相协调;课程结构同教学目的相
配合等,这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990年的初中、高中合册的语文教学大纲,是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本;1986年本又
是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修订本。而1978年本又是以1963年的《全日
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为蓝本的。这四个大纲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多于创造,共性强于个性。
1963年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
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教学大纲拨乱反正,规定的教育
目的同1963年的基本相同,也是提高使用语言文字和三种能力(读、写能力和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86
年教学大纲,增加了听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高中增加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990年教
学大纲修订的原则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降低难度、减轻负担,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降低写作教学要求
,改为:初中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高中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
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初中文言文教学只提能顺畅的朗读文言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此外,1986年和
1990年大纲都列出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与基本课文篇目。可见,以上四个中学语
文教学大纲(从1963年到1990年)都以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和的部分基础知识为框架,来构建中学语文教学
体系。看来,共同存在的问题是:1.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不突出,2.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分类分层不清楚,
3.语文素质的内容不完整,4.高中和初中的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初中、高中的教学要求特别是高中的提高
要求不具体,5.课程结构不合理。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必须看到,现代社会对语文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信息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语言交际能力,具有语言
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现代社会开放态势要求快速而又准确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语文的实用能力。现代社会文
化交流要求具有民族文化素质,具有文学欣赏的能力,以利于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营养,发展民族文化。而现
代语言学、文学等的发展,又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制订新教学大纲,就要面向21
世纪现代化社会,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社会的人才服务。
二
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制订新的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是: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高中学生;使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
会生活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智力,具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个性
;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据此,应确立如下基本原则:
(一)确立适应21世纪社会生活的语文教育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加强语文应用的实践,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在读写听说的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质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
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三)加强语文素质教学,适应多样的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优化课程结构,必修课保证高中毕业生的
基本要求,选修课和活动课适应分流学生的分流要求。
(四)构建现代化、民族化的语文学科高中阶段的教学体系。要吸收现代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弘扬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汉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
(五)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相衔接,力求比较明确体现高中阶段的提高要求。
立足现实,面向21世纪现代化社会,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可以作如下规定: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学好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语言训练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较强的现代文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具有较强的语感,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有独立自学语文的能力,养成
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
审美观念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对高中生提出基本要求和分流要求。
基本要求,即各类高中毕业生应达到的共同要求:
养成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比较熟练的阅读一般现代实用文的能力
、鉴赏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初步能力,具有写作一般现代实用文的能力,具有
适应一般交际的听说能力;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