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塾》教学思路

(本文是《闺塾》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人物语言和形象进行的分析。学生活动多,思考量大,课堂气氛很好。教案内容虽不多,但课堂容量不小。
闺塾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品味人物语言,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题目《闺塾》,闺,女子的活泼俏丽或优雅端庄,塾,迂腐古板的旧时学堂。二者放在一起,
一定产生很强的戏剧效果。本出戏又名春香闹学。今天学习本文,明确三个问题:谁闹?怎样闹?为什么闹?
二、细品课文:
1、谁闹?
学生明确三个人物:春香,丽娘,陈最良。身份:丫环(贴),小姐(旦),塾师(末)。
2、怎样闹?
学生找出产生闹剧效果的情节、场面、语言,进行评论。(学生能够很准确地找到并加以评论。)
提示重点:出场闹、学诗闹、模字闹、闹学高潮。(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这几段文字)
思考:闹的主角是春香。只有春香一人闹吗?(研读讲诗一节和请鞋样一节)
讲解难理解之处:
丽娘向陈老师要鞋样,老陈竟说做个‘不知足而为屦’。显然,老陈把不知足而为屦理解为一种鞋子(意即‘不知足而为’之屦),糊涂荒唐,这样的鞋子是决不可能做出来的。正如同我们问:今天午餐吃什么?回答:就吃‘谁知盘中餐’吧。照搬《孟子》中的句子,可见既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又不懂生活中的鞋样是什么,真正迂腐到极点。(这儿学生读不出幽默感来,主要是对这句话不理解。一经讲解,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且会心而笑。
学生思考都有谁在闹的问题,回答。
明确:三个人都参与了闹。春香闹得天真直率明显,丽娘闹得端庄矜持含蓄,陈最良闹得胡涂不知就里。
春香俏,丽娘雅,老陈傻。
思考:小姐丽娘在闹中起到什么作用?从中看出二人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提示重点:
矛盾主要在陈最良和春香之间展开。丽娘对侍女和陪读春香之闹采取默许态度。
二人的性格:春香天真直率大胆泼辣,生性单纯,无视师道尊严和封建礼教。
丽娘端庄矜持,温顺而有个性,稳重而不失机敏。
3、为什么闹?
讨论:是小姐不爱学习,一门心思想玩?是春香毫无教养无视教学秩序?为什么春香明里闹,丽娘暗里放任她闹?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重点:这里闹产生的喜剧效果主要是由各种矛盾造成的。
①人与人之间性格矛盾:小姐丫环的女孩儿性格与塾师老朽先生性格的矛盾;春香的淘气与陈最良的迂腐矛盾。
②人与书的矛盾:小姐的思想情感与书经教义之间的矛盾;先生的讲解与书本原义的矛盾。
③人自身的矛盾:小姐文雅平静的外表与激动难宁的内心之间的矛盾。
④环境气氛的矛盾:书房外春意满园、春色盎然的环境与书房内师授迂诗压抑的气氛之间的矛盾。
三、扩展:
1、丽娘长到十六岁,竟不知自家有个大花园,这说明什么?
2、自读《语文读本》《游园》一段,理解丽娘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