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把教材中含蕴的如何写具体化研究(二)

把教材中含蕴的如何写具体化研究(二)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至二十九

把教材中含蕴的如何写具体化研究(二)

以《第一场雪》的教学为例。

《第一场雪》写了辽东地区某地第一场雪的景色。我在阅读中发现,作者写第一场雪的雪前的时候,写了三个时间阶段的情况:前些天、昨天清晨、中午、黄昏时分。这不同时间内,天气的变化有所不同前些天如阳春三月;昨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不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黄昏的时候,就下起雪来.作者讲不同时间内的景物给人的印象进行了比较,抓住了静物在不同时间内给人的不同印象来写,写出了特点,而且,写得很具体,在这具体的描写对比中,突出了天气变化突然、快速的特点。

同样,作者写雪前、雪中、雪后,也同样抓住了不同时间内给自己留下不同的深刻印象的景物来写了雪前,天气变化;雪中,下雪的情景鹅毛般的雪花、簌簌下落;雪后,整个世界都白了的景象万里河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孩子们的话了了活动

我又看了一些其它不同年级的课文,比如《海滨小城》,同样是写站在海边看大海的景色,早晨和平时看到的大海的景色在颜色上就不同。于是我想:观察时,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阶段给人留下的不同印象,这不同就是特点;相同地点,不同时间给人印象深刻的不同景物观察时,注意仔细观察体会,分辨出这印象的不同,也就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抓住了有特点的景物。

这,不就是抓住景物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吗?

以此类推,还有,同样的景物,处在不同的位置,给人的印象也不同。比如,同样是落雪,落在柳条上的和落在松柏上的,给人的印象也不相同,抓住了这不同,也就抓住了特点。

当然,抓景物特点的方法还很多。细致观察、注意比较时基本的方法,怎么比较,还可以向上面一样,进行项目的细分。抓人物、事物的特点也是如此。

经过这样的思考和研究,我基本上理出了观察认识事物的一些基本的规律来(我自己认为这是规律),教学时,在学生读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学生也确实感悟、体会到了一些这样的可操作的方法。

反思:这是一种从具体的事例、个案中进行提炼的研究的方法。用知识观来分析,大概属于经验主义知识观的范畴吧。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