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个性化阅读的教学体会,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要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实践中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
为落实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一要求,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等等。的确,语文作为一种人文性学科,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由于个性的差异而往往会出现多种答案,我们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一种结论,提倡多角度探索事物的本质。
这样的要求对改变当前阅读教学中的一言堂、唯标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既要落实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一要求,又不能矫枉过正,这确实很难把握。结合笔者平常的语文阅读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是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还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现代心理学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世界,都有属于自己的感性世界和经验世界,都有自己对事物的判定和辨别能力。由于个体认知水平的制约,有时对事物的判别又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荒谬的。正如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但笔者认为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他决不是张三或李四。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决不能舍弃其本真而求其次。比如我在教学《观潮》一文时,指导学生朗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的颤动起来。这一句时,本应要求学生读得很有气势,可很多学生读的结果是把那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的气势也荡然无存了。因此,我认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界定。切不可任意让学生怎样想就怎样读,教师的主导地位绝不可丧失。
二、是引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材料学习,还是一味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比如在学习一篇文章时,许多老师常说:你喜欢哪节就学哪节。这种说法之所以得到认同,是因为它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教师用好教材的绝佳策略。但在操作中值得思考的是:那些学生不喜欢的内容该不该忽视?由于学生的兴趣、经历等的不同,有些教材内容虽然优美,但学生不一定喜欢。这样的内容难道不可以学吗?《鲸》这一篇课文从鲸形态、种类、生活习性、鲸是哺乳动物四个方面来描写鲸。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部分来展开学习。结果由于鲸的形态这一部分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鲸的形态这一部分,而鲸的生活习性这一部分由于难度大一点,学生都首先舍弃了这一部分。学生这样选择避难就轻就很难达到原定的教学目标,难以深入理解课文,从而也难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是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还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当然每个学生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材料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我们的平时阅读练习中,学生在读完一篇短文后,经常会有类似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你懂得了什么?之类的问题来检验学生是否读懂了材料。学生们的答案可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在评价时大都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从各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哪怕个别不着边际,只要他句子通顺,无错别字,都能获得满分通过。
笔者认为,多元解读时既要激情燃烧,又要理性思考。
上述现象中,教师忽视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我们虽然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张扬读者个性,但也要避免偏见,随心所欲。在解读文本时,学生的阅读和体验可能存在偏差,甚至见解偏激,这在学习过程中是正常的、真正的认识。关键是我们老师不能抛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视学生认识的偏差,要把学生认识的差异及时地转化为教学资源。在阅读活动中调整学生的体验,在生活、交流、碰撞中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个性化阅读的教学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