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特点。

2、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的教学,使学生认识9个字。

3、对学生进行字词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4、通过日积月累中我会读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优秀古诗词。

5、通过口语交际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口语交际活动,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6、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7、通过阅读宽带网,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口语交际中的表演道具。

3、中国地图,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有关资料。

4、白纸、水彩笔。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探究。请学生先读读几组词语,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现。

3、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进行学习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①每组的两个词中均含有相同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意思不同。②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所要使用的工具;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物品,后一个表示场所。

4、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词语。

5、评价小结。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智力竞赛。教师出题,学生抢答反义词(由旧知到新知)。

②自读质疑。自读八组反义词,认识生字,发现问题。

③交流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随机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整体识记生字。

④拓展积累。指导学生用反义词说话,把反义词放到具体语境中理解,丰富知识积累,学以致用。

2、我会填。

①温故知新。

出示卡片:明亮的繁华的茂密的绚丽多彩的川流不息的风光秀丽的,请学生认读。

出示卡片:窗户城市森林春天车辆山村,请学生认读,并猜一猜,要进行什么练习。

②找朋友。将以上词语卡片随意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为它们找朋友。学生上台摆一摆,并读出来。

③检查。学生检查搭配是否正确,教师指名小老师领读。

④拓展。教师拿走窗户等,让学生思考:还可以填什么?

⑤完成练习。

3、我会读。

①指导看图。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吗?

②请学生谈对诗歌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介绍诗歌大意。

③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④请课前学过本诗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诗歌。

⑤边读边展开想象,读出感情。在熟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背诵。

三、口语交际

1、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师:同学们,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热爱自己的家乡吗?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乡介绍给大家?今天咱们要开个小小的联欢会,主题就是《夸夸我的家乡》。

2、学生准备。

3、节目表演。

学生依次表演节目。主持人现场采访观众,评论表演情况。

4、拓展能力。

读写一写一题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用几句话写一写家乡的美丽景色或夸一夸家乡有名的特产。

四、展示台

1、激趣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欢乐35分,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的是词语接龙游戏和节目表演。

2、制订规则。

教师指导学生共同制订游戏规则,每组一名评委。

3、词语接龙。

将学生分组,由组长组织进行词语接龙比赛,并由评委计分。

4、节目表演。

学生利用课前收集到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小故事及其他资料,进行节目表演,赞美家乡,要突出家乡的变化。评委予以点评,并计分。

5、活动总结。

评委和老师共同评定优胜组及优秀演员等。

五、宽带网

1、自学宽带网,初步感知内容。

①自读宽带网上的内容。

②想一想两段文字各讲的是什么。

2、知识竞赛。

①必答题:

a.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b.我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c.我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

②抢答题:

a.你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特点吗?

b.我国有哪些民族?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c.请说出我国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d.请说出我国省、自治区的名称。

③风险题:

限时从地图上找出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自己所在省或自治区。

④拓展题:

学生互相出类似的题目。

3、宣布结果。

建议此次语文园地教学用3-4 课时。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投影出示字词。

2、组内交流说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3、游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

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

*送信游戏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4、自由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

(二)是我会填;(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1、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别。

4、填空。

(三)是我会读。

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

1、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3、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想法。

4、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二、展示台

1、导语: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碰到美的东西你会怎样?(生交流。)

2、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3、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

4、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原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5、为此专题办个展览。

作业布置:搜集李白与杜甫的资料。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