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第十一课《长城》教案

第十一课《长城》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交换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导入:

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长城》这一课,具体了解一下。(板书:长城)

2.读文,初步了解长城的样子和作者站在长城上的联想。

3.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 1)嘉jiā 峪yù 屯tún 魄pò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2)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气魄 凝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的是书中哪一幅图的内容?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长城的特点是什么?

图 1 远看 气势雄伟

(投影书上第一幅图 打出字幕:远看)

2.看图,图中有哪些景物?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起伏的高山,依山而建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一条长龙。再加上作者后面用具体数据的说明,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长城之长,山岭之险,我国古代建筑长城的气势如此磅礴!

出示板书:

(此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对比,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东西相距 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从而体会长城之长。)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二段,对照第二幅图读文,图中都有什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出示图像,由第一幅图向近景推近,转换为第二幅图)

出示板书:

2.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特点描述的特点。

四、作业

1.朗读1、2自然段。

2.熟读3、4自然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在观察时展开联想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的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表达的。讨论之后总结:

作者观察方法:

由远及近

由整体到部分

抓特点

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长城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2.默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作者会很自然地想起?作者想起了什么?把有关词语划出来。

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书:长、险、多、重、难、才、凝结)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

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令世人无不赞叹,

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

长城是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行员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为数不多的建筑物,

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四、齐读三、四自然段,指导背诵。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五《草地夜行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艰险,使学生受到红军战士无所畏惧,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的精神的感染。

2.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险,体会出老红军为了革命,为了小战士,那种无所畏惧,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使学生受到感染。

教学难点

学生对老红军为了革命,舍己救人的品质能够初步感到,但是关系到文章中的更深那种战友情,同志情,恐怕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这个故事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老红军是群像的代表,学生理解起来更有困难。

教学准备:

录音机  录音带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初步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

3熟读课文。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文情境,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整体的角度对课文有一个认识,对理解课文内容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回忆内容,理清层次。

1导言:引入课文情境,

2抓课题,理清层次。

抓住课题的重点词行理清层次。(板书) 一人行    二人行 一人行

二 理解课文情境,深入体会

一人行:

小红军一个人在稀烂的路上,疲惫,饥饿,艰难地行。这部分写出了道路的艰险,我的艰难,是故事的发生。采用默读,轻声读,指名读的办法使学生再现那小战士在草海艰难行走的画面。

1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板书:稀烂的路 一步一挨)

2小战士目前的困难是什么?

3这段的意思是什么?

二人行:

随着老红军的出场,这部分情节有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老红军千方百计地帮我赶路;老红军背我走,献出了生命。帮我行,老红军使用了三个办法,学生在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是读得懂内容,体会不深,老师在引导学生找出老红军语言,动作后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办法使学生理解内容,体会老红军对我的帮助。

1导言:就在我极度疲惫情况下,老红军来了。

2抓外貌,体会老红军的同样饥饿疲惫。

3抓迎面,体会同志情。

4抓我与老红军之间的对话和老红军的动作,体会老红军千方百计地帮我。(分角色读)

板书:激励行 哄着行 催我行 帮我行 背我行

第二部分:老红军背我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也是最扣人心弦部分,老红军舍己救人的品质的表现。老红军在遇到危险那一瞬间心里考虑的是我,是革命。可是书中没有直接地表达出来,是通过他的话语,行动而展现的。因此带着学生品味老红军的语言,动作以及我的心理是体会文章感情的关键。

1引言:随着夜幕的降临,行军更加困难,我们不禁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发生了什么情况?

2抓语言,体会老红军的心理。 他的心里只是有我和革命。

3抓动作,体会老红军舍己救人的品质。 板书:顶 甩

4体会我的心理:朗读课文

一人行:

我化悲痛为力量,迎着风雨前进,在老红军的鼓舞下我已经充满了必胜的信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1体会是一幅什么画面? 板书;光明大路 迈开大步

2要记住革命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

三 落实训练点

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意思是全文的训练点,通过概括段意,归纳内容实现,从中体会文章的主次。

1各段的意思是什么?

2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那些部分是次要的?

四 总结全文:

五 板书

草地夜行

一人行    二人行      一人行

稀烂的路   激励行      光明的路

一步一挨   哄着行      迈开大步

催我行

背我行

顶 甩

教学反思:

第12课《莫高窟》教案

教学目标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想!)(学生看课文录象,配有解说)

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明确读书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3、指导分段。

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分段,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提高阅读能力。

三、主动探究,朗读感悟

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看了这些景物,叫人赞叹不已。有一位作家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指名分读第2、3、4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扶学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训练,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点击彩塑)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

②(点击彩塑中的卧佛)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

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通过上网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③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结合评价,指导朗读)

(5)(点击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

(6)小结学法。

①找中心句②读文质疑③品读背诵

归纳出学法,为学生自学下面的段落作一个范例。

3、学习第3自然段

(1)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讨论的结果。)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3)朗读体会,想象画面。

①(点击壁画)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

②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点击句子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

③欣赏课文插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发挥想象,从游人说开去。)

将造句训练渗透在读’的训练中,既没有离开课文,破坏读的整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引读背诵。

4、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5、学习课文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恰当意思。

6、学习课文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点击莫高窟)图文对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

四、听课文录音,看有关录象资料,再次感受莫高窟的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这是对全文的反刍,使学生对莫高窟有一个完整、深刻而又清晰的印象,并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五、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2、练习、展示、评议。

六、课外延伸,构建联系

(点击背景音乐,出示作业 ,两题可以任选一题。)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

让学生从事感兴趣的自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

教材简析

《枫桥夜泊》《乌衣巷》是第6单元快乐读书屋中的内容。本单元以名胜古迹为主题,这两首古诗也都是描写我国江南名胜古迹的。《枫桥夜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夜泊枫桥时所写,通过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自己深沉的愁绪。《乌衣巷》是唐代刘禹锡所作,通过写乌衣巷这个原来东晋王导、谢安等豪门贵族居住之地的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的怀古之情。

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都是写所见景物,寓情于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感慨,在结构、写作特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前者直抒情怀,写景有静有动,有明有暗,江边江上,以夜景的宁静清冷与作者愁怀相融合,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后者颇含深义,以野草花夕阳斜的景物描写出朱雀桥北乌衣巷的残破,以堂前燕极其精练含蓄的今昔对比,让人回味无穷。

设计理念

古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意味隽永,很多诗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课堂教学要做的是架起一座通向诗境的桥梁,粗通诗意,激发阅读兴趣,通过诵读让学生品赏佳句,体味情感,进入意境,增加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基本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想象其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课后3个生字,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背诵两首古诗,体会其旅愁与怀古的感情和意境,两首古诗同时教学,要把握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相应音乐、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通读,铺垫诗情

1.引入新授,感知诗味。

古诗言简意丰,往往一个词、一个句子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场景、一段心路历程,甚至一段人生,让人遐想,引人深思。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千年之前的唐朝,到枫桥边,到乌衣巷口,透过诗句来体会诗人那如烟的旅愁,那无穷的感慨。

2.读通诗句,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利诗句。

(2)指名来读两首诗,大家订正。

3.对照注释,粗通诗意。

(1)同桌间对照注释,进行交流,说说诗句的意境。

(2)指名说还有哪些句子听不懂,大家共同解决。

(3)指名说诗意,集体订正。

二、反复吟读,感知诗韵

出示诗的节奏,学生反复吟读诗句,要读出节奏和韵味,自由读、指名读、组合读、齐读。

三、用心品读,体会诗境

1.枫桥边的旅愁。

旅途的乡愁,是每一个游子心中永久的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颢的乡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范仲淹的乡愁那么,诗人张继旅途思乡之愁又是通过诗中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呢?请大家用心品读《枫桥夜泊》来回答。

对学生回答进行点拨,说明作者通过景象描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恰当运用对比和衬托的写作特点。

2.乌衣巷口怀古。

怀古,是诗人对人生变化的一声叹息,深远而沉重。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慨,而刘禹锡凭借一句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怀古的绝唱。看似平常,却不寻常,诗中哪些是寻常之事,却又因时光流逝而变得不寻常?请大家品读后说一说。

同学交流。教师指出野草花、夕阳斜、堂前燕是诗人所见之物,物是人非,表达出诗人对社会变迁、人生变化的无限慨叹。

四、音画诵读,把握诗眼

1.通过配乐、出示画面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两首古诗。

2.同学交流其他借景抒情的诗文。

能说会写

当一次小导游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当一次小导游,这是一次独白式口语交际训练。教材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内容组成,文字部分交代了什么是导游,然后指出怎样当好导游,以及当导游的基本要求,插图可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设计理念

精心创设情境,为口语教学构建必要的情境与氛围,这是决定口语交际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举措;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应努力实现交际的多向互动、沟通,为口语交际的实效提供保障;对小学生口语交际来说,环境和活动是自由表达、评议的源泉,是产生思想感情的渠道。言为心声,如果学生感到交往互动是生活中一项现实的言语交际,是生活的需要,必将无拘无束,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本次口语交际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向生活投去独特的视角,对家乡名胜、景点的风光进行自由的描述,在情境中,训练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家乡的风景或名胜的有关资料,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

2.在做小导游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培养学生说话按顺序、说出事物特点的能力。做到说话时语言准确、流利,力求生动形象;态度自然、亲切;举止文明、大方。

教学重、难点

1搜集资料的能力。

2向人介绍时,语言要准确、流利,力求生动形象;态度要自然、亲切;举止要文明、大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家乡的风景、名胜的图片及的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画面,感知家乡美

(播放家乡风光课件)你们认识这些地方吗?(生辨认)

咱们家乡还有哪些好去处?

刚才的画面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两三句话概括地说说吗?(生描述)

(课件播放家乡风景,一方面能拉近学生和生活的距离,激活心中库存语言;另一方面能催发学生参与交际活动的激情,为下面创设教学情境、交际互动以及发散思维奠定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是啊,人们都说咱们家乡是风景优美的宝地,因此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面对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这可让我们旅游局的同志犯愁了,因为一年一度的国庆长假又要来临了,可是他们的导游不够。现在他们委托我招聘一部分学生做小导游,你们愿意来应聘吗?

2小导游的条件就写在我们教材的89页,请大家打开书仔细阅读。

3指名说应聘条件(口语交际要求),教师相机板书:熟悉景点,搜集资料;语言准确、流利;态度自然、亲切;举止文明、大方。

4这些条件是作为一个导游的最基本的要求,那么优秀的导游什么样呢?先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导游介绍景点录像片)

5.你从这位导游身上看到了什么?(提示生从讲述的顺序、是否抓住了景点特点等方面加以评价)

6.小结: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一定要熟悉游览的地点,了解与景点有关的资料。向游人介绍时,语言要准确、流利,力求生动、形象;态度自然、亲切;举止文明、大方。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或值得一看的景观时要按顺序、抓特点(板书),才能吸引游人。

(导游招聘可激发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欲望。而对录像中优秀导游的评价这一环节紧扣教学主旨。为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互动交际指明方向,使学生对自己的发言有衡量依据,倾听他人发言有评价标准。)

三、启发示范,尝试表达

1.分别练说,同桌相互提建议,再改进自己的解说词,准备应聘。

2.先由一位应聘考生登台应聘。教师与学生担任评委和游客。游客对导游没讲清楚或自己还想了解的地方要进行问询。

3.之后进行质疑、评议、补充,提出修改意见。

(第1轮这位同学的应聘、学生评价等,起示范作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导游的要求,即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实践导游的要求,再次明确努力方向。)

四、小组练说,准备应聘

分小组自由组成旅游团,并给旅游团命名,小组内选定一处景点,借助课外收集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充分展示,互说互评。教师巡回检查,进行个别指导,特别是对那些在语言表达、交际上有障碍的学生,让小组长对组员加以帮助,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效地参与交际活动。

(注重开放教学时空,拓宽交际渠道,重视学生的交际过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交际机会。在自我尝试、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小组的集体智慧。对说话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全面培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交际互动,正式应聘

1.展示表演。

选一小组,边展示资料及图片边介绍相应的景物。

2.反馈意见。

你对导游员的导游服务满意吗?你认为还有哪些应该改进的地方?

3.各小组人员轮换导游和游客的身份,再进行现场应聘,再评价,看谁的表现最优异。

4.小组代表汇报展示,争当小小导游员。

5.学生自由交流、评价。

6.组织学生评出自己最喜欢的导游小组优秀导游员。

(此环节是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主体。教学中,采用点面结合、层层深入的方法,注重学生交际的量与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述说机会、足够的交际空间,自主述说,自主评议,以达到以人为本、全面提升的效果。)

六、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1.把口语交际课自己当导游、介绍某处景点的资料整理成稿件,办一期我说家乡美的墙报。

2.总结全课,提出希望,结束本课教学。

(扩展延伸环节,既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说写环节紧密结合,融会贯通,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板书设计

当一次小导游

内容: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

要求:1.熟悉景点,搜集资料

?2.按顺序、抓特点

?3.语言准确、流利

?4.态度自然、亲切

?5.举止文明、大方

语文七色光六

教材简析

围绕单元主题名胜古迹安排了4项内容:练通过组词辨析形近字,通过选词填空辨别同义词;日积月累积累与黄鹤楼有关的对联;知识窗列举了我国有代表性的8个名胜古迹;大家一起来搜集名胜古迹的图文信息,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设计理念

课内与课外结合,书本学习与自我实践活动结合,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强调趣味性,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重视合作性,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区分形近字的读音、字形和用法;区别近义词,选择填空。

2.进一步了解黄鹤楼,积累与黄鹤楼有关的精彩对联或名句。

3.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能够围绕名胜古迹的专题去搜集资料并整理剪贴,培养学生搜集、处理材料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立专题,如首都名胜组西湖名胜组东北名胜组等,在课前收集名胜古迹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 有条件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个学生在外地读书。一天,父母接到了他从学校寄来的信。父母看完了信,吓得面如土色。信的正文是:别人都有命,唯独我没有命。有命拿命来,没命送钱来。

老夫妻俩就这一个独生子,一看这信,心中火烧火燎,他们怀疑儿子闹出了人命案,于是便赶快把银行的全部存款提出带上赶路。但是,他们来到学校一看,儿子安然无恙。他们拿出信来气冲冲地问儿子出了什么事。儿子一看,惭愧地低下了头。原来,他在信中把伞字写成了命字!

原来如此!老夫妻俩又累又气,瘫倒在地上!

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讲一个与错别字有关的笑话的方式导入。目的是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兴趣。

二、字词训练,学习运用

1. 你平时有没有犯故事中那个学生的错误呢?想一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2. 仔细比较8组形近字,说说每组字有什么异同,并组词语。

3. 同桌互相检查,指名汇报。

4. 过渡:不管是形近字还是近义词都要认真区别,准确运用。出示宏伟、雄伟、雄壮3个词语,选词填空。

5. 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这3个词语的不同意思及用法。

宏伟:指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

雄伟:雄壮而伟大。

雄壮:气魄、声势强大。

不同之处:宏伟的适用范围较广,它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例如规划、蓝图等;雄伟和雄壮的适用范围较窄,通常一个是指建筑物,一个是指气魄、声势。

三、欣赏对联,怡情益智

1. 过渡:宏伟、雄伟、雄壮3个词语都分别用在描写名胜古迹上,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副与黄鹤楼有关的对联。

2. 自由读,指名读,背诵。

3.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与黄鹤楼有关的对联或诗句?

四、 游览名胜,开阔视野

1. 过渡: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下面我们随着电视镜头到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去游览一番。

2. 多媒体演示或展台出示我国一些名胜古迹图像。说一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3. 阅读教材,看看这些名胜古迹分别在什么地方。

五、 展示成果,拓展延伸

1. 小组内展示搜集名胜古迹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想或收获,教师桌间巡视。

2. 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发言,每组不重复汇报相同的内容。

3. 教师及时鼓励评价。

4. 小组根据本组的专题筛选材料,整理粘贴。

5. 贴在展板上,组织学生进行评比,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编辑。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