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1(两课时)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1(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七个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具体语言文字体会青海高原这株柳树在面对生存逆境时的顽强。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4、初步了解运用想象和对比突出主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语言文字体会青海高原这株柳树在面对生存逆境时的顽强。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2、初步了解运用想象和对比突出主题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 件

【教 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咏柳导入,出示课题。

1、(图片展示柳树)这是极其平常的柳树,古人说柳者,留也,朋友分别时人们常常折柳赠别。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对柳树情有独钟,写下了很多关于柳树的古诗,你知道哪些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柳树,现代作家陈忠实也写了一篇关于柳树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青海高原一株柳》。陈忠实笔下的柳树和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柳树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不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

2、文不读通不开讲,指名朗读,相机理解词语。

3、读完了,听完了,现在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根据理解交流)

4、在作者眼里,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板书:神奇

三、一读柳树,感受外形神奇。

1、一株柳树居然被冠以神奇的名号,不禁让人好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这株柳树的语句,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真的如作者说的那般神奇呢?

(生自由读,交流,指名读,课件出示)

这棵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2、这段话一共有几句,分别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柳树的?

(外形:枝干、树叶)

3、读着这段文字,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一株柳树?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

两合抱粗:学生演示体会,感叹柳树的粗壮

百十余平方米:对比体会,感受柳树的高大

生铁铁锭:颜色联想,体会颜色的独特。

苍郁、深沉:和我们这里的柳树树叶(嫩绿、翠绿)对比感知

锻铸:(课件出示)锻,指把金属放在火里烧,然后用锤子打。铸,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锻铸多半是指金属、钢铁。结合理解锻铸。

在体会后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相机板书:枝干粗壮高大 树叶苍郁深沉)

4、当你看到这样的一株柳树,心中会作何感想?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这真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5、有感情朗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株神奇的柳树吧,齐读。

6、理解撑立:它就这样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大家知道什么叫撑立吗?你们看这个撑立的撑,提手旁加个掌,手掌用力就是撑。难道这个撑立仅仅是写出了这株柳树高大粗壮的样子吗?让我们来看看这株柳树生长的那片土地吧。

四、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描写柳树的几个方面去观察我们身边的柳树,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2、思考课后习题三、四。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继续学习。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我们知道这株柳在作者的心中是神奇的,是神奇到令他望而生畏的。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作者的文字走近了那株柳树,从外形感受了它的神奇。你的脑海中还记得那株柳树的模样吗?

(生背诵,课件出示)

这棵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2、这节课让我们再次登上青海高原,走近这株柳树,领略它的神奇。

3、这段话最后一句说,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大家知道什么叫撑立吗?你们看这个撑立的撑,提手旁加个掌,手掌用力就是撑。难道这个撑立仅仅是写出了这株柳树高大粗壮的样子吗?让我们来看看这株柳树生长的那片土地吧。

二、二读柳树,生长环境衬神奇

1、生读3、4小节,看看是在怎样的一片土地上长出了这样一株神奇的柳树。

(生自读)

2、用一些文中词语来说说你读到看到的那片土地吧。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课件出示诗歌,配乐朗读)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连绵的

铁铸一样的青山;

赭红色

起伏的原地;

根本看不到

任何

一棵树。

3、看着这片土地,你的心头是怎样的感觉?

(生交流)

4、看着这片土地,作者一瞅见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哦怎么读?哦里包含着的是什么?)

(惊讶,诧异,出乎意料)

是呀,在这样一片荒凉的原野上,居然生长着这样的一株柳树,怎能让人不诧异,怎能让人不惊奇?不过也正因为这片土地的荒凉,才更能烘托出这株柳树的神奇。(板书:烘托)这时再读这段描写柳树的句子,相信你的感觉肯定不一样了。

(出示第5小节,齐读。)

三、三读柳树,生长过程显神奇

1、看着这片土地,看着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这株神奇的柳树,我们不禁和作者一样产生疑惑: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呢?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猜测和想象,一起走进它生长的岁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6、7两小节,看看这株柳树是怎样生长、壮大起来的。

(生自读课文)

2、这株柳树在青海高原上要生存下来容易吗?

(结合具体语句体会)

★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补充青海高原资料:青海高原夏秋两季几乎滴雨不下,冬天温度最低可达零下二十多度,土都成为了冻土。

△绝不宽容、任何:不仅仅是柳树,所有绿色的生命青海高原都不会给它活到第二年春天的机会。(有感情朗读这一句话。)

△这株柳树要生长、壮大起来要面对的仅仅是干旱和寒冷吗?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老师来读这段话,同学们和作者一起去想象,想象这株柳树曾经遭受过的摧残。

(师配乐朗读)

△在你想象的世界里,这株柳树正在遭受着怎样的摧残?

(生交流)

△出示句式提示:

烈日炙烤着大地,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

刺骨的寒风割过人们的脸颊

北风卷着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

一声惊雷在天空砸响,闪电从天幕劈下来

△这样的摧残只有一次两次吗?

△三个多少、 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对我们而言也许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词,但对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而言,这却是生命的摧残

面对这样的摧残,这株柳树害怕了吗?

(师生配合朗读)

△这四个又字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坚持是多么执着。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也许很多时候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它会怎么鼓励自己?

(生交流)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定要活下去,撑下去的信念,(师生再次配合朗读。)

△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它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在这绝不宽容中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这株柳,你的心灵一定会为之震颤。(齐读第5小节)

△这时候我们来看这个撑立,它仅仅是是写出了这株柳树高大粗壮的样子吗?

(生交流)

△这一撑撑出了一个生命的奇迹,这一撑撑出了一方壮丽的风景,这一撑撑出了一株神奇的柳树。(齐读第五小节最后一句)

五、四读柳树,对比突出神奇

1、让我们接着想象,当青海高原这株柳在为生存顽强抗争的时候,在平原在水边的这些柳树们正在干什么呢?

(生交流)

2、作者在第8小节就写了自己家乡灞河的柳,我们同学快速的读读看,课文写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什么还要写灞河的柳?

(对比手法)

3、当灞河的柳享受着美好生活的时候,青海高原的这株柳却要为保存生命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正如作者所感慨的那样: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4、面对青海高原这株柳树,你想说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5、你知道这株柳又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出示:

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的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我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我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理解最后一句话:

(有感情朗读)

△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来读第5小节。(齐读)

△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来读课题。(齐读)

六、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1、读着这篇文章,你看到的仅仅是这株神奇的柳树吗?

2、同学们,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也许我们也会像这株柳树那样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学完这篇课文,希望在你的心中能深深的种下这棵柳树,当你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想想这株柳,我想你会知道怎样展现属于自己的精彩!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