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 2、练习通过人物的表现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从周围的环境及人物的表现中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故事片《邱少云》录相带、Hiclass(多媒体展示平台)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 (3)解词: 揳入:把揳子、钉子等钉在物体里面。本课指敌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军阵地。 袭击: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 潜伏:隐藏、埋伏。潜:隐藏。 居高临下:处在上方,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地形。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漫山遍野:“漫”是到处都是的意思。漫山遍野就是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挪动:移动。 2、读出你最受感动的段落。 3、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 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从课题看,本文主要写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2、简介作者及社会背景。 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作者是李元新同志。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一九五○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简要说出课文主要写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感觉邱少云是怎样的人? 2、读后讨论回答。 四、理情脉络,讨论分段。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提示:找出描写时间的词作为分段的界线,用“‖”标出。 1、学生讨论。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段(1)交待这次战斗的目的。 第二段(2~3)写我们连队的潜伏情况。 第三段(4~8)写邱少云牺牲的经过。 第四段(9~10)写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战斗迅速取胜。 五、扩展 按四段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小标题。如:可编为:(1)拔毒牙;(2)潜伏好;(3)勇献身;(4)速取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难点。 2、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文哪部分最能突出反映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崇高精神的中心呢?(第三段最能表达这一中心。)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出示思考题: (1)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他是怎样想的? (2)邱少云的思想活动是怎样体会到的?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4)指导学生看图说说邱少云所处环境和烈火烧身时的表情、动作、展开联想说说邱少云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5)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六小节前两句思考:为什么邱少云能扑灭身上的烈火而不扑,“我”就在他附近,能救邱少云而不去救?下面学习第二段。 2、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他们隐蔽在什么地方?要求是什么?“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 (1)学生边读边勾画答案。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小结:在生死关头,在个人与战友,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利益矛盾的时候,邱少云想到的是战友、集体、国家,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呀!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呀! 四、以读代讲一、四段。 五、总结中心思想 六、再读课文,研讨表达特点。 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和中心的呢? 1、学生边读边勾画、批注。 2、小组研讨、准备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学生先从哪方面说都可以。 (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这种写法好像是作者在给大家讲故事,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开头、发展、高潮、结局这四部分是一般记叙文的构成部分。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记事完整,叙述清楚,交待明白,层次分明。 (3)本文景物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很突出。这是一篇以写“人物”为主的记叙文,主人公是邱少云。但全文没有直接描述邱少云的语言、动作的词句。因为邱少云所在部队在执行潜伏任务,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作者就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人物外表的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突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忍受痛苦的顽强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4)本文语言精练、生动。没有多余的句、段,而且段段紧扣中心。 4、品读好词好句。 七、小结 这篇课文表达方法告诉我们,仅仅有了内容,并不能保证写出好文章;虽然内容是最基本的,但不掌握多种表达方法也不能写出好文章来。在学习本课时,不仅学习英雄的好思想,也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猜你喜欢小学语文:《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01-24小学语文:《燕子》课堂实录 01-24小学语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堂实录 01-24小学语文:《看新闻图片写作文》课堂实录 01-24小学语文:《鲁滨孙飘流记》课堂实录 01-24小学语文:《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课堂实录 01-24小学语文:听音乐写作文《我向往》教学实录 01-24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 01-24《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1 01-24《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2 01-24热门预览小学语文:《窃读记》说课稿 01-25小学语文:《两只小狮子》评课稿 01-25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课堂实录 01-24小学语文:《大江保卫战》说课稿 01-25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人们敬畏海洋是因为? 01-25这种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由此你想到哪些有这样思想的成语或谚语、俗语? 01-24小学语文:《鸟岛》课堂实录 01-24《山谷中的谜底》作业设计6 01-24小学语文:《猫》说课稿 01-25《最大的麦穗》说课设计2 01-24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