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二)教材特点  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全文共8个自然段。第6、7、8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赞颂我们祖先的创造业绩。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我们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要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3、会用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  4、能说出纸的发明过程。  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四、教学时间:2--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从整体了解课文。  2、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初步熟悉部首查字法  教学准备:可以用课件让学生带字典  教学过程:  学前预习:   1、预习课文,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划词等   2、预习字词:写好偏旁、字典页码、注好拼音   3、布置课前查纸的资料  一、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了解学生    问: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    A、对课文内容了解比较少    B、和课文差不多    C、除了课文知识另外还知道很多   2、自读课文,划句子    A、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所讲的有关纸的知识,记一记。    B、自读课文,划出你不知道的知识。    C、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纸的发展的过程    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有选择的请几个反馈   3、再读课文   (1)对刚才还不熟悉的地方自己再读读熟   (2)齐读课文巩固   4、了解纸的发展过程    A、完成课后练习3    B、在完成课后练习3的基础上,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一说纸的发展过程。    C、在完成课后练习3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加上自己的补充来介绍纸的发展过程  二、了解部首查字法(如时间不够可挪后)   1、给生字确定部首,有困难的:豪(○亠、豕)、絮(糸)、且(○丨一)   2、以豪为例讲解部首查字法。老师或请会的同学示范,学生跟着做。     要点:部首目录--部首几画(部首)--检字表--部首--数除部首外几画--找到字--字典正文。        对絮和且进行练习,讲清独体字的偏旁确定(起笔)   3、口头归纳: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围查外面,独体字查起笔   4、查自己的名字进行练习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够掌握纸的发展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2、理解的基础上能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竹片、笨重、丝绸、方便、价钱贵   2、出示检查:竹片、笨重、丝绸、方便、价钱贵(对的要说对)   3、问:同学们,像刚才你们这么多人都同时说了对,这种情况可以用哪个词语来说明?(异口同声)写词检查    浙江省博物馆希望我们班能一批小讲解员,只要符合要求都能参加。我们要讲解的内容就是关于纸的历史。  二、学习1--5自然段   1、掌握内容    我们先要来讲的内容就是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来当纸的。    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1--5自然段。    用下列词填表(竹片、笨重、丝绸、方便、价钱贵)纸的代替品 特点 劳动人民使用情况    使用情况根据课文的理解自己填    (竹片--笨重--不方便,很少)    (丝绸--方便,贵--买不起)   2、试讲   A: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书是用(    )做的,很(     )。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   )上,这样就(    ),可是这样的书(             )。   B:可以自己组织书上的语言。   C:在自己组织语言的基础上,可以补充知识。     准备--指名(不同层次)--再自说--同桌互说  三、学习6--8自然段    刚才对于纸发明以前的讲解都能符合要求!现在我们要来讲一讲有点难度的内容,那就是'纸是怎么发明的'。   1、掌握内容    读课文,填表:哪个朝代 用什么做 特点 谁发明的 又称什么纸无 无    反馈:校对 问:为什么把东汉的纸叫蔡侯纸?   2、试讲    我们已经把要讲的内容都掌握了,那么讲的时候最难的地方就是你的感情怎么把握。要想把握好感情就得先有感情的朗读好课文。   (1)自读7-8自然段    问:你读了之后,感受到是什么感情?(自由说)    提示:1、哪些地方值得我们自豪?       2、我们的祖先了不起在哪里?    学生边说就边读好这些句子。老师可以示范。   (2)齐读7自然段   (3)请你说一句赞叹我们祖先的话,并写下来。   (4)试讲    A、按照课文(7、8):那么纸是怎么发明的呢?--    B、按照课文(7)加自己赞叹的话    C、用自己的话    准备--指名(不同层次)--再自说--同桌互说  四、两个内容合在一起说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完成相应练习  2、扩展知识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比较组词     图 圆 异 导 豪 毫 洲 州   2、加部件成字组词     糸--絮、紧、紫、累、系   3、听写  二、巩固朗读   1、同桌分角色读   2、指名读     对提示语进行补充:林玲(  )地问     对提示语进行替换:林玲瞪大了眼睛说--林玲(  )地说   3、男女分读   4、齐读  二、课外扩展   1、收集各种新型的纸张(课前准备)   2、四人小组交流   3、进行自我介绍  三、写一段号召大家节约用纸的话    造纸需要大量的树皮,如果大量砍伐树木肯定会破坏环境,现在请你写一段让大家节约用纸的话。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