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知道玄奘没有去偏僻小寺,而是留在法门寺的缘故。并从中悟出一个想要成才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

预习目标:

1、想一想玄奘为什么要离开法门寺,后来为什么又留下了。

2、分角色朗读方丈与玄奘的对话,感受方丈启发玄奘的过程。

3、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教学过程:

一、字词导入,创设情境。

板书:10 生命的林子

1. 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生命的林子》。

2.下面请同学们听写几个词语,认真听。

晨钟暮鼓 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喧喧嚷嚷 高僧济济

3.对照订正。

(幻灯片2显示)

4.提问:读读这些词,你发现了什么?

5.师生交流:是形容寺庙的人物很多,从这些词语看出法门寺是个名寺,这里有很多高僧。

板书:法门寺

6.齐读词语(读出你对法门寺的赞美!)

过渡:这么优秀的法门寺,是众僧多么向往的地方呀!可是,玄奘为什么决意离开法门寺呢?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重点讨论包括这一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7.回顾一下本节课的预习目标。

(点击:幻灯片3)

指名读预习目标。

板书:离开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至3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描写玄奘决意离开法门寺原因的语句,用横线画出。

二、走进文本,感悟真理。

1.精读课文第一段(1~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

(2)师生交流:玄奘为什么决意离开法门寺呢?

(3)学生发言,教师概括。

板书:法事应酬太繁

幻灯片4显示:

玄奘想静思养神,潜心修身,但是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又感到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谈经论道却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4)指名读。讨论:从中可以看出玄奘是个怎样的人?

幻灯片5显示:

一心向佛 勤奋好学 不甘落后

(5)指导朗读,集体齐读。(苦恼 无奈)

引导:正当玄奘因此事感到苦恼、无奈的时候,这个僧人的一番话彻底动摇了玄奘。

幻灯片6显示: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显露出来。

(6)指名读有人劝说玄奘的话。

板书:很难出人头地

(7)随机引导,理解水深龙多。

幻灯片7显示:

水深龙多:意思是具备了充分的环境条件和物质条件,就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这里指香客如流、名满天下的法门寺高僧济济。

谈话交流:玄藏想潜心修炼,早日成名,但是他却身在法门寺中,读

(课始听写的词语,超级链接到幻灯片2显示)

很难出人头地,所以他决意离开这个地方。可是,后来

2.精读第二部分(4~9自然段)。

幻灯片8显示:

玄奘听了,惭愧地说:法门寺就是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林子,而山野小寺就是那棵远离树木林的树了。方丈,我是不会离开法门寺的!

(1)学生齐读玄奘的话。

板书:留下

(2)讨论修辞方法:这段话采用了恰当形象的比喻。

幻灯片9显示:

把法门寺比喻成了(学生:莽莽苍苍的大林子;)用远离树林的树来比喻(学生:山野小寺。)

学生齐读。

谈话引导:方丈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启发玄藏,让玄奘改变想法,决定留在法门寺的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第4至第9自然段,感受方丈的循循善诱。

(3)学生自由阅读对话片段。

(4)指名分角色朗读,随机指导。

(方丈:循循善诱,用心良苦 玄奘:出人头地,求学心切)

(5)引导学生结合对话片段,用几个成语概括方丈为人。

幻灯片10显示:

诲人不倦 谆谆教导 循循善诱

(6)男女同学分组对读,教师旁白。

师生谈话: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方丈是利用两片树林来引导玄奘的。对话过程中,他一共问了玄藏几个问题?我们来看看。

幻灯片11出示:

a.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

b.你愿意做烛火还是做太阳呢?

c.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

d.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是这么修长,挺直呢?

(7)师生交流:烛火和太阳是什么意思?方丈为什么要这样问?

小结:其实方丈已经从我愿做太阳 的回答中看到玄奘是个

幻灯片12显示:

有远大抱负 是可塑之才

具有远大抱负的可塑之才。于是,方丈带着玄藏来到了树林。

幻灯片13显示:

谈话:这棵树和这片松林中的树有什么区别呢?

(8)指名说。

过渡:我们再来听听方丈是怎样说的?

幻灯片14显示:

方丈郑重地说: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都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树,在灌木丛中鹤立鸡群,它们不愁没有阳光,没有树和它们竞争,所以,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9)教师泛读。

(10)集体齐读。

(11)理解鹤立鸡群。

幻灯片15显示:

鹤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过渡: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有了竞争才会让一个人成才。方丈如此循循善诱,终于让玄藏明白: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

幻灯片16显示:

是的,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1)指名读第10自然段。

谈话:法门寺还是那座法门寺,再读

课始听写的词语,超级链接到幻灯片2显示。

但是,在玄奘眼里,此时的法门寺就是(学生:法门寺就是苍的大林子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林子。板书:莽莽苍苍的大林子)

玄奘想要(学生:成为栋梁之才 板书:成为栋梁之才)是不能远离法门寺这个莽莽苍苍的大林子的。

(2)学生再次齐读玄奘的话,超级链接到幻灯片8显示。

三、练习拓展,深化主题。

1. 幻灯片17显示: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能 说 说 你 的 收 获 吗?

2. (课后练习3)后来玄藏又遇到了那位曾经劝他离开的僧人,玄藏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明白事理。

同学们,没有竞争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只有竞争才能使人迅速成长,才能使人取得辉煌的成就。所以

超级链接到幻灯片16显示。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10 生命的林子

法事应酬太繁 很难出人头地

离开

法门寺

留下

莽莽苍苍的大林子 成为栋梁之才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