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对《番茄太阳》一课的设计思路

对《番茄太阳》一课的设计思路

一、 教材分析

番茄太阳是个十分有魅力的名字,接到公开教学的任务,我便再次仔细地翻开本册书的目录,目光又一次被这个名字吸引。番茄太阳多么美妙的组合,对了,就上这一课吧!我喜欢,我选择,我要努力地上好这篇课文,让传递在文章各个人物角色间的爱、彰显在文字间的善和美也映照到我的学生心中。

狠搜了一番资料,了解到作者的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和她的独具个性特点的写作风格。卫宣利,河南洛阳人,因17岁那年的车祸而双腿残疾,擅于用文字来诉说生命中爱的奇迹。她的文章围绕情字展开,亲切自然,阳光开朗。

选入本册的《番茄太阳》,在原文的基础上稍稍有一些改动。课文叙述了我与盲童明明之间的一段交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文章中的我显然就是作者的艺术化身,现实生活的艰难让我的心情灰暗无比,是盲童明明的笑声感染了我,给我带来了快乐,让我的心温暖起来。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叙事、写人、抒情相互结合,文章写作思路明晰,一条线是我和明明的交往,一条线是我的情感的变化。但对于文本的解读、番茄太阳的内涵、明明的笑声的理解是多元的,网络上争议也是较多的:

绝大部分老师都把小女孩的‘笑’解读为‘坚强’,把结尾的‘许诺捐腿’升华为‘高尚的奉献精神’。但江苏省邳州市实验小学刘桂林老师却认为盲童快乐欢笑与坚强的性格无关,而是因为她的父母努力给了明明和正常孩子一样甚至更多的爱和关注。亲情关怀使得身残的小女孩同样享受到正常儿童应有的快乐,这才是课文的教学价值所在。我的情绪由灰暗逐渐好起来的原因,实际就是融融亲情关怀下的小女孩咯咯笑声的感染。他还认为结尾的许诺捐腿 本是小女孩无心的天真之语,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小女孩懂得了去爱,而不是注重捐腿结果的牺牲性奉献!

在论坛里,目光犀利的何金钟老师甚至根据网络上两种不同版本的《番茄太阳》的原文质疑作者的真实性,对选录所作的修改也多有微词。

我想,不管是感动,还是质疑,文章用词的精妙、巧妙的构思和所颂扬的爱的传递是我们的学生所需要的。我们的任务是怎样对这样的长篇进行取舍,让学生领悟文字、感受真爱。

二、 教学重难点

抓住主要人物明明,从笑入手,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初读解决生字词和其他阅读障碍。根据课题,找出课文的主要人物我和明明,了解我情感变化的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2、围绕重难点展开教学。本课的核心人物是先天性失明的盲童明明,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项关语句,了解明明外在特点。其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孩子们贴近盲童的世界,唤起学生的同情心,探究明明的笑对于我不同寻常的意义。

3、深化主题。引发学生思考:如果说,感染我的是明明笑声中的乐观、坚强,那么,是谁教会了明明乐观,是谁给了明明坚强的支撑力?引导学生感悟父母的爱、好心人的爱,理解课文结尾处许诺捐腿的内涵。

4、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鼓励学生给课文里的人物写出祝福的话或者写下自己的感想。(顾丽芳老师的设计中填写诗句的形式也很好,也可以参考。)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