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转)靳家彦《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

(转)靳家彦《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

生:老师早上好。师:刚刚见面,我先作自我介绍。这段介绍中有真有假,请你分辨一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姓靳,叫靳家彦,是你们学校的语 文老师,今年60岁。我特别喜欢阅读和写作,《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就是我写的。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课。(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生:您姓靳,叫靳家彦是真的,我听刚才主持大会的老师 向全场 老师介绍的,所以这是真的。生:您说是我们学校的语 文 老师,不是真的。因为我从没见过您,我们学校也没有您。师:判断得有根据。生:您说您今年60岁是假的,60岁的老人头发会花白的,可您的头发是乌黑的 师:染的。(全场大笑)生:您喜欢阅读和写作是很可能的,一位特级语 文老师怎么会不喜欢读书作文呢?所以这一句是真的。说《陶罐和铁罐》是您写的,肯定不是,课文上有注释,作者是黄瑞云。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是真的,发给我们的课文就是这一篇。师:非常聪明,分辨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说明你很会思考和分析。(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指导 罐 字的笔顺、笔画。)师: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华夏集解决,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学生练习读课文,一会儿读书,一会儿华夏集,一会儿交头接耳议论,一会儿发出笑声。)师:可以了吗?请交流一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生: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我的根据是课文写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还常常奚落它。陶罐则不是这样,它不但说话很谦虚,而且不和铁罐一般见识,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争吵。(理解 奚落 )生:陶罐不但谦虚,也很善良、真诚。你看,当人们刚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它立刻就说: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陶罐不计前嫌,豁达大度,我喜欢它。(师肯定,赞扬生。)生: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它说: 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从这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是 懦弱 的东西。(师指导学生掌握 懦弱 音、形、义,纠正学生把 懦 读为 儒 的错误,请他带领全班读句子,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生:我不喜欢铁罐,它不仅骄傲,还很武断。它对陶罐说: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事实上,后来粉身碎骨的不是陶罐,而是铁罐被完全氧化了。看问题不能绝对。师:你的发言说明你领悟了语言的内涵。生:老师,我想通过朗读表达我的感悟,可以吗?师:太好了,请问你想读哪部分。(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断)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 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生互动,共读对话,时而生读,时而师读,时而分角色读,时而议读,把这一段读得声情并茂,兴趣盎然,听课老师掌声不断,笑声频频。)生:老师,我觉得第一句 何必这样说呢? 标点用得不对。这一句既不是疑问句,也不是反问句,读起来觉得是不赞成对方的话,不必这样说的意思,不含问意,我建议修改一下,把问号改成叹号或句号都可以,而且这一段叹号用得也太多了,干脆用句号吧!师:大家觉得怎样?(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生: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这句话用问号是不对的,你越读越觉得它不对。师:同学们一旦把书读进去,就会有许多不同的感受,这是真正用心在读书,就这样读。(教师没有当裁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陶罐和铁罐》这寓言故事,多像一场两幕的小话剧。你们自愿结合,组成创作小组,演出这个故事,能做到吗?生:(兴高采烈)能 -- 。(学生三五结合,分别排练 古代 现代 两幕,分角色扮演陶、铁二罐、众人、旁白者,人人参与,当堂练习。)师:关健是要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台词要熟记,课文中的对话和人物动作、神态都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创造机会。(推举一组到讲台前表演,头戴不同头饰区分人物,学生表演生动有趣,活灵活现,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表达流畅、风趣。)生:(争先恐后,要求再演。) (第一课时结束)师:我们继续上课。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生: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生: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生: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生:这则寓言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不要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长处。生:长处弄不好倒成了短处,铁罐结实但容易氧化;短处弄好了也能变成长处,陶罐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寓是寄托的意思。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可以吗?师:什么问题呀,说出来我们听听。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这一点铁罐说得并不错。只是铁罐的态度太骄傲了,所以大家不喜欢它。师: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放飞思路,大胆发言。生:(议论归纳,教师板书。)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师: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就叫《铁罐与陶罐》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大意如下。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 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 铁罐回答: 人们用我们盛东西,不是让我们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铁罐却安然无恙。师:这样学习课文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变成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教益。生:(各自开始创编,大约写了15分钟。)师:请停笔。介绍一下你编的寓言题目。生:《大海和小溪》。生:《手机与BP机》。生:《墨水和钢笔》。生:《鲜花和绿叶》。生:《鹦鹉和老鼠的故事》。生:《兵马俑和航天飞船》。生:《大树和小草》。生:《石头和棉花的对话》。生:《黑猫和白猫》师:请这位同学读一读他创作的寓言故事《黑猫和白猫》。生:(读)邻居家的老奶奶养了两只猫:一只是黑猫,一只是白猫。骄傲的白猫看不起黑猫,常常奚落它: 你敢和我比一比谁长得白吗? 白猫昂着头,喵喵地说。黑猫和霭地回答: 不敢,主人养我们不是让我们比黑白的呀! 白猫愤怒地大吼一声: 喵呜,住嘴!你这黑不溜秋的东西,快到墙角躲着去吧! 黑猫不再说什么,悄悄躲到墙角去了。天黑了,一只偷粮的小老鼠鬼鬼崇崇地溜出来,一眼就看见了那只大白猫,老鼠 嗖 的一下蹿到了墙角。万万没想到,隐藏在暗处的大黑猫一下子就把它捉住了,小老鼠还真纳闷,我怎么就没注意到大黑猫呢?师:完了吗?生:完了。师:我给你一点提示,你继续编下去。过了几天,老奶奶决定把其中一只猫送给别人 生:(接下去编)白猫想:凭我的美丽洁白,主人一定舍不得让我走,对!一定把黑猫送给别人。结果呢?结果大出白猫所料,主人把白猫送给了别人。临别时,白猫问老奶奶: 我这么洁白,为什么不留我呢? 老奶奶笑着告诉我: 我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捉到老鼠的才是好猫! ( 全场老师大笑,热烈鼓掌。)师:篇末是神来之笔,妙不可言。生:老师,我读读我写的这篇可以吗?师:可以,题目是什么?生:《梅花和雪花》。生:(读)美丽的小花园里,种着几株梅花。梅花不畏严寒,静静地开放,飘过阵阵幽香。下雪了,晶莹的雪花飘飘洒洒,那么洁白,那么可爱。梅花看了看,傲慢地问雪花: 你有我香吗? 雪花也不服气,讥笑梅花: 等到你变得像我一样洁白再和我说话吧! 这时,走过来一只大狗熊 师:停!这么美妙的意境怎么出来个大狗熊呢?改成 这时,一位诗人踏雪寻梅而来 生:这时,一位诗人路过这里,听到他们的对话,停了下来,对梅花说: 你有雪花白吗? 梅花说: 不如她白。 诗人又对雪花说: 你有梅花香吗? 雪花说: 没有她香。 诗人说: 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耻笑别人。 师:结尾不太好,我建议你用这首诗结尾,你看好不好?师:(板书)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听课教师热烈鼓掌)(第二课时结束)赏析靳老师的这堂示范课,通过 读、演、改、编 四个板块,充分体现了 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 的教学风格。课堂上,靳老师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毫不放松理当进行的语言训练,完全没有那种虚浮空泛的花拳绣腿。百般花样,突出一个 实 字;课上师生心灵相通,情感互动,时时生成,处处出新,完全摆脱了那种呆读死记毫无生命气息,缺少人文关怀,把学生当成接受者的窠臼,突出一个 活 字;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现,语言的吸纳、积累和运用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突出一个 新 字;读写结合,口书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元统一,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立体的有机结合,使人耳目一新,突出一个 创 字。 互动、生成、扎实、创造 是这堂示范课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也是我们走进新课程,实施新 课标 近三年来实践成果的生动呈现。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