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聚焦三次命令研究课教学设计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聚焦三次命令研究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彭德怀的三次命令为切口,继续学习第二次和第三次命令,通过抓细节描写这个途径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2、指导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挖掘课文空白点,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练习描写彭德怀或大黑骡子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抓细节描写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聚焦三次命令。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齐读课题。

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课文是发生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的事,你能把这个和字换一个字来概括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吗?你能把这个和字换一个字使文章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吗?是啊,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却下了三次下令杀掉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出示:彭德怀的三次命令

追问一次命令,感受割爱之迫 (此环节第一课时已完成,此处通过导语复习一遍)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茫茫草地,一望无垠,红军战士,饥寒交迫,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后边的人根本无需向导,循着络绎不绝的尸体,就能准确找到行军路线。彭德怀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决定杀掉全部牲口,包括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因此他发出了第一次命令。读

【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并复习第一次命令,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杀牲口实属迫不得已。】

B、 透视再次命令,感悟大爱之诚

1、出示第二道命令,(1)那么谁现在来发出第二次命令?老师上节课教过你们抓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就能读好人物的语言。怎样才能发布好这道命令?谁来试试?评价,他注意到了哪两个词?

(2)彭德怀为什么 不耐烦对警卫员那么大声说话呢?请大家默读6~11自然段,找到彭德怀不耐烦的原因,并选择你喜欢的角色练读他的话语,注意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来品味。

彭德怀为什么不耐烦?预设:因为大家的劝阻。哪些人劝了?大家都来劝劝。谁来?

生找到老饲养员和警卫员的话。a、老饲养员着急了。b、警卫员也急了。c、老饲养员流着眼泪对彭德怀说。都流泪了。从流着眼泪你体会到:老饲养员内心非常难过。(生读)老饲养员为什么难过?仅仅因为大黑骡子为革命立过功才舍不得吗?还有别的原因吗?是呀,从表面上看他是舍不得大黑骡子,实际上他更是为彭德怀担心哪。带着你的理解,一定能读好这句话。(生读)

现在,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请几个同学来扮演老饲养员和警卫员,来劝说劝说彭德怀。也请一个同学读彭德怀的话。旁白请大家来读。下面开始。

【 设计意图:初探彭德怀不耐烦的原因是因为老饲养员和警卫员的劝阻。方法是在运用中掌握的,能力是在历练中形成的,由独立品味提示语练读,到撇开提示语分角色读,循序渐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一步步深入,阅读能力也逐步提高。】

2.由彭德怀不耐烦的深层原因,辐射2~4自然段

(1)面对老饲养员等人的再三请求,彭德怀不耐烦了。从不耐烦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彭德怀内心非常难过)。

(2)为什么难过?彭德怀要杀的是怎样的一头大黑骡子??让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生交流。屏幕出示: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像小山似的。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一直看着它吃完。)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读着读着哪些词语映入了你的眼帘,在你的心头荡起了涟漪?生:又又,堆得像小山似的。师:你从这句话感受到这是一头怎样的大黑骡子?生:感受到它的辛苦,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把你的感觉放到句子中读出来。师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大黑骡子驮着小山似的粮食和器材一步步艰难行走的身影。

(3)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怎么样呢?(师出示这段话)你从文中找到这个句子了吗?有时彭德怀抚摸着一直看着它吃完。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生:彭德怀心疼大黑骡子。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生:从抚摸、念叨(抚摸现红课件出示)师:抬起你的头,读好抚摸这个词,谁再来读?老师就这样亲切地抚摸着你,你有什么感受?还有谁这样抚摸过你?抚摸你的人都是爱你的人啊,大家再来读读这个词。彭德怀对他的大黑骡子有着多深的情啊,他一边抚摸还一边念叨着,看,他又念叨了,读(请一生读)他念叨着我们体会到的是什么?预设:彭德怀非常心疼他的大黑骡子。我们分明看到了彭德怀一边抚摸一边念叨着,全班读。你还找到了哪个词?塞。师:彭德怀是在什么情况下塞?生:粮食不多。师:在彭德怀眼里他还仅仅只是一头骡子吗?预设:亲人;亲友;战友;战士。

师:把这份爱用你们的读表达出来。同学们,通过这些细微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甚至是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份深沉而含蓄的爱,真是字词有深意,言行总关情啊!这些言行就是细节,我们要学会品味细节。这些细节还隐藏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7-16小节,按顺序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 设计意图:探究彭德怀不耐烦的深层原因。 此处教给学生抓细节是品味人物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从这个途径深入彭德怀的内心世界,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就是从这些细节当中流淌出来,学生自读自悟,以读见悟。】

出示: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栓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这份舍不得你是从哪个字眼中体会到的?深情。如果你是此时的彭德怀,请你平静地来说这句话。生读。师:你的心里真的平静吗?你有什么感受?生:不忍心。可是此时时间就是生命,他要让更多的战士们走出草地,他下的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决定啊,虽然迫不得已,但是又是那么坚定!你又体会到了什么?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彭德怀更爱战士。(板书:更)并进一步揭示衬托这种写作方法。(板书:衬托)

再看看这句话,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

同学们,如果大黑骡子杀掉了,就意味着彭德怀没有了?他将要和所有幸存的战士们一样?(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草地)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彭德怀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他和将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是那样坚定,让我们读出这种坚定!生读。

一边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大黑骡子,一边是为革命出生入死的红军战士,让他在这二者之间作出选择,是多么无奈、多么痛苦啊,可是大家还在请求,难怪彭德怀不耐烦了,他大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出示:第二次命令。生1读,生2读。

过渡:深情的眼神写满的是不舍,平静的外表隐藏的是痛苦,他爱大黑骡子啊!你还找到了哪些细节?

第十三自然段。出示:彭德怀背过脸去。是啊,他怎么忍心看着他那亲如手足的大黑骡子就这样死去,就这样离开他呢?

【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需要抓住重点,重锤敲打关键词句。这一环节,我从不耐烦切入,分两个层次透视、辐射2~18自然段中表示细节的重点词语,通过品读感悟,让学生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并适时渗透表达方法的指导。】

C、 渲染末次命令,深悟爱之悲壮

1、过渡:彭德怀背过脸去,在等待那一声刺耳的枪声。但是,

(师引读)枪声没有响(生接读)

(师引读)十分钟过去了(生接读)

(师引读)二十分钟过去了(生接读)

2.多么漫长的二十分钟啊,方副官长舍不得杀大黑骡子,彭德怀又何尝忍心杀他的大黑骡子呢?这可是他亲如兄弟的大黑骡子啊,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他想到了什么呢?

多么漫长的二十分钟啊,一幕幕往事用上了心头:他想到了曾经和大黑骡子____________,他想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看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离去,看到了多少英勇的战士就这样挣扎在死亡边缘,他实在迫不得已啊!

他深知哪怕是一点点食物,对于红军战士们来说那都是生的希望啊,想到这些,他还能再等得下去吗?生读第三次命令。这可是在怒吼啊!再读(生答,反复读第3次命令)

【 设计意图:直接引读课文,使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这二十分钟的漫长、痛苦和饱受煎熬,愤怒地发出第三次命令水到渠成。省去琐碎的分析,也避免教法雷同。】

3.这可是一道死命令呀!副官长不得不开枪了。于是,在茫茫草地上出现了这样悲壮的一幕:音乐声起《过雪山草地》砰一声枪响,大黑骡子缓缓地、缓缓地倒下去,老饲养员猛地挣脱拉着他的人,扑上前去抱着大黑骡子的脖子深深痛哭起来,狂风呜咽,野草叹息,在场的战士们个个泪流满面,彭得怀向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他的军帽。。。。。。。

屏幕出示:此时此刻,他有多少知心的话要对大黑骡子倾诉啊!远远地,我们仿佛听到彭德怀在心里对大黑骡子说我们仿佛听到大黑骡子对彭德怀说 请选择其中一题写一写(生写,然后指名深情地诉说)

4.这千言万语,这万般的敬意与歉疚,都凝成了这样一个动作。(指名再读19自然段)

这天夜里,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却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了,为什么发火?生1:不忍心吃大黑骡子的肉。生2:他想让更多的人吃上这肉汤。

发火这个简单的动作里包含了多少感情呀,想想怎样读好这句话?这是一个怎样的军团长?情深意重、爱兵如子啊!

【设计意图:深情的话语并辅之以悲壮、沉重的乐曲渲染,将学生积淀的情感推向了极致,一句他会对大黑骡子说;大黑骡子会对彭德怀说为学生提供抒写心声的机会,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

三、铸造长征丰碑,彻悟大爱之神圣

1、师引读: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但它虽死犹生,它融进了?生读

2、出示:(齐读)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在这段话中,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滚滚铁流在这儿指的是?为什么称铁流?(具有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长征途中战士们历尽艰难险阻,彭德怀这种无私博大的爱和同甘共苦的精神让战士们有了更加坚定的革命信念,所以战士们虽然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也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彭德怀这样的首长时刻激励、鼓舞着战士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才用顽强的毅力书写了长征这部英雄的史诗,用不屈的精神铸造了长征这座永久的丰碑!同学们,让我们挺起脊梁,那催人奋进的声音永远记在我们心中:生读,身无御寒衣。。。。。。

四、课外拓展。

阅读链接:在长征路上,还有着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课后同学们可以多读读与长征有关的故事,如《丰碑》《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草地夜行》,还有《领袖将帅和他们的战马》一书,记录了许多这些不会说话的战友的感人故事,相信你读了以后,对长征会更多一些了解,也会受到更多的感动。

【设计意图:作业部分设计让学生课后阅读《丰碑》、《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等,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和延伸,语文课堂就该让学生带着阅读的期待走出课堂。】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