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有阅读、表达两种基本课型。
阅读分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两种策略。
表达分低年级自主探究三环节写话教学、中高年级自主探究三环节习作教学、自主探究四环节口语交际教学三种策略。
一、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自读识字合作交流品读领悟巩固延伸
1.自读识字
学习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操作要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此环节要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一般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
2.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巩固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操作要领:用多种方式交流认识的生字、识字方法、初读课文的收获、产生的疑问,教师检查、纠错、引导。
3.品读领悟:
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操作要领:在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反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句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朗读。此环节要避免平均用力,以讲代读,要重视体验,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读书的效率。
4.巩固延伸
学习目标:巩固本课的字词句,提高应用能力,开拓视野。
操作要领:进行背诵、写字、词句积累、运用等方面的训练,适当进行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预习探究合作交流品读体验巩固延伸
1.预习探究
学习目标:认识生字,理解字词,了解课文知识,感知文章大意。
操作要领: 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查阅资料,完成预习要求。此环节在中年级可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高年级逐步放在课前完成。
2.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巩固字词,资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操作要领: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质疑问难。代表在集体交流时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纠误、引申,落实易混易错及疑点问题,适当归纳小结。
3.品读体验
学习目标: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
操作要领:品读重点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赏读重点句段丰富内心体验;评读重点句段,揣摩表达方法。此环节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适时点拨,反对一问(讲)到底,提倡精讲多读。
4.巩固延伸
学习目标:巩固基础知识 拓展阅读空间,提升读写能力。
操作要领:根据本文基础知识点设计练习,补充阅读材料,进行片断读写练习。此环节要重视积累,读写结合 ,形成能力。
三、自主探究四环节口语交际课教学策略
情境体验 引起话题研究话题 明确方法围绕话题 互动交流延伸话题 综合运用
1.情境体验 引起话题
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交际的欲望,调动多种感官进入交际。
操作要领:教师要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情境创设要适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并且还要具有情趣性、生活化,让学生置身其中,能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表达态度,从而进入交际的话题。
2.研究话题 明确方法
学习目标:理解交际话题的目的、内容及要求,明确交际方法。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针对交际的话题,研究交际的内容和方法,总结交际注意事项。
3.围绕话题 互动交流
学习目标: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感受,认真倾听,积极应对,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互动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根据学生的表达,不断强化、再现交际情境,使学生真正投入其中,获得浓重的角色体验。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生生互评中提高交际的能力,获得交际的体验。
4.延伸话题 综合运用
学习目标:围绕话题,拓展延伸,实现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
操作要领:拓展交际话题,把交际引向深入,引向生活;依据交际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四、低年级自主探究三环节写话教学策略
1.积累
(1)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学习目标: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素材。
操作要领:指导学生根据写话的内容进行定向观察,搜集素材,为写话做准备。
2.尝试
(2)交流评说 丰富语言
学习目标:大胆想象,自由表达,丰富语言,领悟方法。
操作要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说、敢说、会说。引导学生根据写话的要求,大胆发言,自由表达,同时,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并进行交流评价。
(3)放胆试写 实现迁移。
学习目标:围绕话题,由说到写, 做到写清楚、写通顺。
操作要领:在充分说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从说到写的迁移。鼓励学生大胆写作,怎么说就怎么写,尽量做到口手相通、说写一致。
3.评改
(4)展示交流 互评互改
学习目标:与小伙伴交流作品,互相借鉴,互相评改,初步培养修改习惯。
操作要领:同学之间互相阅读作品,发现优点、指出不足,尝试修改。
(5)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学习目标:学习佳作优点,提高写话水平
操作要领:小组内交流优秀作品,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写话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写话。
五、中高年级自主探究三环节习作教学策略
1.积累
(1)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学习目标:熟悉内容,积累写作素材。
操作要领:习作前,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定向观察,广泛阅读,搜集整理资料、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尝试
(2)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学习目标:激活生活积累,学习写作方法。
操作要领:指导学生将所收集的素材在小组内、全班同学中进行合作、交流,并适时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丰富写作的内容,拓展写作的思路,明确写作的方法。
(3)放胆试写 自主修改
学习目标:自由表达,练习修改习作。
操作要领:鼓励学生尝试写作,指导学生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
3.评改
(4)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学习目标:依据习作要求,取长补短。
操作要领:评改作文时,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第二次修改做准备。
(5)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学习目标:学习佳作优点,提高习作水平。
操作要领:小组内交流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六、小学语文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
预习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纠正达标测试
1.预习探究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根据预习要求了解课文知识,扫除阅读障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
操作要领:在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拟订预习提纲,明确学习任务,提示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查阅资料,完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2.展示交流
学习目标:交流预习收获,展示预习成果,初步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提升认识。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句段在小组内研讨交流,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多种形式介绍本组学习内容,展示本组阅读、研讨、交流的成果。
3.反馈纠正
学习目标:对学习所得进行反思总结,纠正错误认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操作要领:根据学生的展示,抓住课堂的生成点,反馈、讲解、引导、纠正,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思考,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使之系统起来,并形成能力。
4.达标测试
学习目标:巩固基础知识,拓展阅读空间,提升读写能力。
操作要领: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点设计练习,以试卷、同步练习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习作教学可简化为三个环节
预习探究 展示交流 反馈纠正
预习探究: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定向观察,广泛阅读,搜集整理信息,初步试写。
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全班同学中展示交流习作,引导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在小组内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反馈纠正:根据学生展示进行点评、指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