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在表演中理解文本

在表演中理解文本

生活是本百科全书,它包罗万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教学《春笋》一文时,由于我们生活在北方,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本地的孩子看不到竹笋的整个生长过程,大家对春笋这个物体没有什么了解,部分同学只是品尝过而已,课文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我先买来春笋实物,课上让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对春笋的外形特征有了一定认识。然后,运用各种不同的教法进行教学,让我感到很成功的是关于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值得回味。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这是课文《春笋》的第一自然段。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让学生表演,从而形象地体会到春笋破土而出的景象。

首先,我邀请一位平时喜爱表演的学生上台扮演春笋,其他学生帮助他朗读课文。随着孩子们的朗读,趴在讲台上假装沉睡的春笋打了个呵欠醒来了,两只小手搭成笋尖状越升越高,越升越高,表示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最后这个孩子唰的一下站了起来,表示春笋已经冒出来了。

其他学生羡慕地望着表演的孩子,跃跃欲试。我乘机鼓励全班学生:现在,老师来念课文,你们全部演春笋。然后,我走到一个孩子跟前,和他耳语了几句。原来,我要他等会儿晚点醒来。随着我的朗读,孩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到表演着,那热闹的情景俨然一幅雨后春笋图。可是慢慢的,孩子们主动安静下来了,他们发现了还有一个春笋没醒过来。他们诧异地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看着另一个孩子。我马上说:春雷爷爷喊不醒小春笋,你们想想,春雷爷爷还会请谁来帮忙呢?愣了一会儿,一只小手举起来了。春雷爷爷会请春风姐姐帮忙。许许多多的手举高了。春雨、燕子、杏花、桃花、柳树识字1所出现的有关春天的景物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一个一个地闪现,在一次一次的交流中唤醒了沉睡在孩子心底春的记忆。

一直忍住笑声的春笋在大家的呼唤声中醒来了。我们要考考晚起床的春笋,大家同意不同意?同意!你刚才听到了什么?睁开眼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有了刚才的铺垫,春笋回答得不慌不忙,生机勃勃的春天在他的讲述中又一次呈现在大家眼前。在此基础上,我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制作课件,通过观看动态演示,使学生了解了竹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节一节向上生长的变化过程,这样课文学起来就更加有趣了。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