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写给异国弟弟的信》教学设计

《写给异国弟弟的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封在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书信。这封信体现了一个中国小朋友给予身处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的无私的援助,表达了小朋友们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全文语言朴实,文字流畅,感情真挚感人。读罢此文,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们辛酸的生活和一个充满爱心、富有正义、渴望和平的小作者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让读者不由地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对难民的同情及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感情。

过程与方法: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作者对难民的同情及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写给异国弟弟的信。齐读课题。

2、思考讨论:从课题上看,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

3、说一说:书信一般是由几部分组成?这封信是写给谁的?

4、质疑:作者在信中写了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理解词语:声援、绿色的纽带。

(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期盼通过绿色的纽带,让中国儿童的一片心意,越过高山、飞过大海,传到你们手中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帮助难民的真切的心情。)

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和维克多有什么共同的梦想?为次,我做了些什么?用横线勾画下来,再读一读,体会一下我的心情,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我给予维克多弟弟的帮助。体会我对于难民的同情、惭愧、钦佩的复杂心情。

想象难民们过着怎样辛酸的生活。以及他们怎样同疾病、饥饿作斗争。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3)观看图片(或录象)资料,体会当邮车来到时,难民们幸福的心情。从而体会把邮车称为幸福车和平车的原因。

(4)教师小结:是啊,看到这些在纷飞的战火中生活的难民们,看到他们对于和平和幸福的渴望,我想,每一个爱好和平,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们都会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在国际和平年到来之际,作者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学习下一部分的内容。

3、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在国际和平年到来之际,作者又做了些什么呢?

(2)理解:非正义战争。

(3)指导有感情朗读。

4、讲读课文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

(1)朗读思考:我和维克多弟弟有着怎样的愿望?

(2)指名朗读有关句子,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3)指导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一个中国小朋友给予身处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的无私的援助,表达了小朋友们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读罢此文,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们辛酸的生活和一个充满爱心、富有正义、渴望和平的小作者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让读者不由地与作者产生共鸣。

2、拓展:想一想,接到我的信后,维克多在回信中又会说些什么?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