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邓稼先》教学设计

《邓稼先》教学设计

本文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的民族为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是一篇可读性极强的文章。品读本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名人的敬仰之情。由于文章篇幅较长,我采用学生自选内容,分工负责,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内容分解,运用'整体感知--局部深入--整体感悟'的教学模式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I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2、抓住文章语言进行整体把握。

3、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II过程与方法目标: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

2、小组学习,责任分工。

3、朗读法、讨论法等。

III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名人的感染中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怀;

2、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报效祖国,唱响我的中国心。

课前准备

利用微机课,在老师的指导下上网查阅资料。

(1)科苑精英邓稼先

(2)两弹一星功勋榜

(3)《吊古战场文》的译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影像创设情景多媒体放映任人宰割的中国实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的实况。

话语激情导入那为改变中国屈辱史,使原子弹、氢弹成功爆炸,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位名人的足迹,去品味他的灵魂,去感悟他的精神

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学生浏览课文,思考:

1、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2、结合每段小标题,了解各段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汇报。

三、合作学习局部深入

1、本文是由板块拼接而成,教学中采取化整为零,小组自选内容,分工合作的方式。文章的六个板块,分配给六个小组进行自主探究。

(友情提示,参考学习内容)

(1)勾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和一些好的词语,研讨品析。

(2)感情朗读重点语句,优秀文段。

(3)想想文段与主要人物邓稼先的关系(或文段写了一个怎样的邓稼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适时参与研讨。

3、全班按段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提炼文段重点,指导品读研讨。

(1)朗诵品析任人宰割的句子。(出示地图与图片);

中国人站起来了的句子;中国发射原子弹(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出示原子弹、氢弹爆炸电影及神舟5号图片)。

(2)朗读我不能走一节中的重要句子。想想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3)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中国男儿》有什么用意?

(4)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4、学完全文,你读到了一个的邓稼先。

(1)小组讨论总结,上讲台自由板书。

(2)通过各个小组的汇报,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立体式的邓稼先,邓稼先是凭着什么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呢?(绘心形图写板书中国心)

一颗心,一颗红彤彤的中国心,透过这颗心,我们看到了:

一个鲜为人知的邓稼先,

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

一个才智超群、意志坚强的邓稼先,

一个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邓稼先,

一个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同学们,我们也是炎黄的子孙,我们也拥有一颗澎湃的中国心。现在,让我们一起唱响自己的中国心,让我们的灵魂与邓稼先靠得更近,让我们的心与祖国贴得更紧。

(播放MP3《我的中国心》,学生自由跟唱。)

2、你的心澎湃了吗?(学生答),或许吧,面对茫茫戈壁、面对一堆堆粗估参数,邓稼先没有退缩,在邓稼先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一句了不起的名言,请同学们阅读课前查阅的邓稼先资料,找出这句名言,写在本课题目的下边?

(学生阅读资料并交流)

3、学生给邓稼先写墓志铭。

(老师示例:朋友,此墓中长眠着的老人,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站立的人。他用他那大写的智慧,用他那站立的志气,在中国的大地上站立起了两朵大写的蘑菇云。从此,让中国大写,让中国人站立。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