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本课为情境识字,它借助一棵大树为背景,展现出家庭中8户人物和人物之间关系 的情境,让学生认识每个家庭人物的同时学习的字词。 大树的根部并列呈现两户人家,分别是奶奶、爷爷,姥爷、姥姥;大树的枝叶上 呈现的是叔叔、婶婶、姑姑、姑父、大爷、大娘、爸爸、妈妈、姨母、姨父、舅 舅、舅母;树梢上呈现的是姐姐、我、妹妹、兄弟。三行是按辈分由大到小排列 的。每一个家庭开一扇窗户,这些是以我和爸爸、妈妈这一家为中心,且一 二行左边是爸爸家里的亲人,右边是妈妈家里的亲人。整个图画形象地展现了自 己与这些亲人间的关系,易于学习的字和词语。 2.教学价值 选编本课目的在于利用这一情境学习生字和词语。这些生动鲜明的图画,孩子们 喜闻乐见,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观察图画的同时,了解我家的亲属,知道这些 亲人的称呼,从中感知亲情,知道亲属之间要互敬互爱。 学习时要看懂情境图意,培养读图能力。情境图画的分布有助于教师抓住规律引 导孩子走进每个家庭去认识每个亲属,认读每个亲属的称呼,学习其中的生字, 完成识字教学任务,要注意有的亲属还有第二个称呼、第三个称呼等。教学时, 可联系生活实际或借助照片,说说实际的家庭状况,真切地认识和体验。还要充 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去识字。如婶、姑、娘、姨、姥这些字都是女字旁 ,因为她们都是女的,进而体会形声字的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在情境中了解亲属,知道他们的称呼,从中感悟亲情,珍视亲情。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一幅大的情境图或动画课件,让学生收集亲人的照片,讲讲自己 与他们间的故事。
(二)教学思路 1.导入情境。 上课伊始,可以出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吸引学生注意,建立起立体的、形象 的家庭网络,然后出现每一间房逐个认识亲人。或先出现我,引出家庭 的成员,认识的亲属;或先出现爷爷、奶奶等老一辈,再出现爸爸、 妈妈等,最后出现晚辈我、姐姐等。按辈分的顺序复现词语,有利于准确 掌握自己与亲属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情境中识字。 本课要认识的生字有13个,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情境图的作用,在情境中认 读词语,在词语中识记汉字,字离不开词,词离不开图。学习汉字时可用多种方 法轻松识记,本课为图画识字,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相结合,生活与识字教学相 结合,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汉字,生活中处处有汉字。 结合课题学习亲属两个字。在揭示课题时可以这样提问:爸爸、妈妈是 你的什么人?(亲人、亲属。)什么样的人称为亲属?说说你家有哪些亲属?围 绕这些问题引导学习这两个字,了解亲属的含义。亲人:就是跟自己有血缘或婚 姻关系的人。 亲组成词语有:亲切、亲密、亲热、亲善、亲自、亲手等。亲的反义词 是疏。带有亲的成语:亲密无间、亲如手足、众叛亲离、大义灭亲等。 属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本课指亲属、家属。由我引发兄字的学习。本课兄指兄长(哥哥)。教学时可问学生: 在你家的亲属中,你有没有哥哥?叫什么名字?结合实际介绍一下哥哥的情况。 带兄字的成语有:称兄道弟、难兄难弟等。 由爸爸引发叔、婶、姑、伯、娘、爷的学习。 由妈妈引发姨、舅、姥、外、婆的学习。 姨:形声字,本课指妈妈的姐妹,泛指年纪与母亲相仿的妇女,称为阿姨 。舅:本课指母亲的哥哥或弟弟。这个字的笔画要重点强调,还可让学生 讨论:怎样记住这个字?爷:本课指祖父,父亲的父亲。姥:左右结构 的形声字,本课指外祖母。外:在本课指称母亲的亲属,外公、外婆。外 的反义词是里或内。 3.认真观察,写好汉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有8个字,教师在指导写字的时候,除了要求基本的写字姿势,更 重要的是指导抓住每个字的特点,掌握其写字的技巧。 姑、伯、姥三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叔、外基本上左右相等,亲、爷 上大下小,兄上窄下宽,通过仔细观察,掌握书写的规律,汉字会写得更 规范。 4.拓展延伸,加强积累。 本课要求认读的词语都是生活中的人物,学习生字词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说一 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亲属?叫什么名字?和你的关系怎样?你和他之间有怎样的 故事?在学习之后,还可以问问: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亲属外,你家里还有哪些亲 属?有助于学生表达交流,感受亲人间互助互爱的美好情感。 5.活动提示。 (1)读一读,本题旨在通过归类让学生体会到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掌握形 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而认识更多的汉字。带女字旁的字大多与女人有关, 女做偏旁的有:奶、好、她、妙、妖、姓、姆、娇、娱、婷、婉、嫁、媳、姿 等等。 (2)涂色,这道题可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想想怎样涂。是把同一个人的不同 名称涂上相同的颜色,区别开来。以下的每一组涂一种颜色:大爷伯父、奶 奶祖母、外婆姥姥、外公姥爷、爸爸父亲、爷爷祖父、伯 母大娘。涂完色后要读一读,将这些称呼熟记下来,对号入座。 (3)说一说,这是一道向生活开放的题,想想我家的亲属有哪些?学生中有 的亲属多,有的亲属少,有的联系密切,有的疏远,通过表达交流,教师要引导 学生珍视亲情,懂得感恩回报。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2课时。 2.内容分配:看图画认读词语,认识13个生字放在第一课时;复习巩固生字,指 导书写8个字,完成书后练习放在第二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学生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亲属的认识不全面,有些混淆。可以组织一些辅助的 活动,如组织分类,长辈的、同辈的;男的、女的;姥姥家的、奶奶家的。通过 这样的情景活动帮助理解和记忆。 资料
1.儿歌。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妈。 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姨妈。 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2.制作爸爸的亲情树和妈妈的亲情树,并展示不同的亲人图像,让学生 选择亲人的图片,正确地贴在亲情树上,参考如下:
3.学唱《让爱住我家》这首歌。 女儿: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 妈妈: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的他,爱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 爸爸: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爱就是付出,让家不缺乏。 合: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 。 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女儿: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嫉妒,弟弟有啥我有啥。 妈妈: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的他,爱就是感谢,不计任何代价。 爸爸: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爱就是珍惜时光和年华。 合: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 。 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女儿: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