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关于作文的考查内容之一是: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因此,考生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章熊先生指出:作文的创新来源观察、分析能力和求新意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动力。议论文的创新大致包括:立意新、材料新、结构新、题目新。
一、立意新
立意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是否创新。思维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即在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的认识的基础上,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来看原材料,对已成定论的观点和见解、格言、成语等进行质疑,反弹琵琶,正中求反,同中求异,异中求深,尽可能地提出与传统迥然有别的观点。逆向思维大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独辟蹊径。向传统观念和常规思维挑战,勇敢地打破常规,大胆设想,进原观点的相反方向思索,从而提出有独到见解的新观点。比如,班门弄斧,不自量力和弄斧就要到班门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和常在河边走,就要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2.旧意翻新。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原材料,从原意中提出不同的观点,可以是原观点的深化,也可以是原观点的另一角度的阐述。如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讲真话不是美德》一文中认为:讲真话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态度。一旦讲真话成为美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扭曲。这个见解异中求深,新颖深刻,发人深省。3.多角度思维。就是运用发散思维,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立意,选出一个与大众观点不同的角度去写,引发新的认识,得出新的见解。比如,以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立意作文,除了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的恶劣作风外,还可以从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政策,联系现实谈改革平均主义的必要性;批评南郭先生的同事互相包庇,抨击现实社会中官官相互的腐败现象;这些见解都令人耳目一新。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为逆向思维开拓了广阔的领域。但是考生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事物,求异的同时,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材料新
1.材料独特而新颖。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1)从大处着眼,选择富有时代特征、流淌着时代气息的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多体验生活、观察社会、采集自然,多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物,多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和热门话题,预测未来,然后分析思索。同时,要大量阅读,及时获取新鲜的时代材料,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精神。(2)从小处入手,选择别人不熟悉,而唯有自己熟悉的材料。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都有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这些材料对别人来说,同样是独特而新颖的,如果能将这些事情写到高考作文中去,就一定能使文章增加亮色。
2.从新的角度去审视材料,拓展材料的范围,从另一个角度使用材料。
如《沁园春长沙》可以分别从下列角度运用到写作中去:(1)伟人少年多立志,宏图伟业源于高远之志。(2)心忧苍生,心忧天下。(3)(5)换一种心态看世界,色调迥异等
三、结构新
议论文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要想在结构上有所突破,考生就要正确处理好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考生可以采用下列思路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