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 《母亲的河》教学设计(河大版)教案《母亲的河》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综合历史、地理、人文等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充分体现了学科整合的特征。首先,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认识黄河和长江,通过诵读诗歌和欣赏美丽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黄河和长江的热爱和向往。接着通过问题设置、自主学习、同学交流三步,让学生掌握黄河和长江各河段的主要特征和风貌,加深对黄河和长江的认识和理解。最后通过对黄河和长江的现状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实现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的教学目标。整节课围绕情景渲染──自主探究──问题讨论三大步骤完成教学。●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蔓菁、门庭若市等字词的读音或(和)含义。2.了解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二)过程与方法1.建议学生预习《母亲河》教学内容,对黄河、长江的地理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提前查找我所知道的黄河和长江 的材料(关于黄河和长江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2.充分认识黄河、长江是母亲河,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认识黄河和长江,通过诵读诗歌和欣赏美丽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黄河和长江的热爱和向往。2.让学生掌握黄河和长江各河段的主要特征和风貌,加深对黄河和长江的认识和理解(二)教学难点通过对黄河和长江的现状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实现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2.诵读法、3.讨论法4.质疑分析法● 教学媒体(一)教具准备投影仪(二)素材准备长江、黄河流域的图片、重点字词等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一、黄河、长江流域──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多媒体展示黄河、长江流域图。(一)环节一:交流汇报教师:请同学们将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黄河、长江的资料向其他同学汇报一下,并提出以下三点要求。1.汇报时声音要响亮。2.注意要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材料中的信息,不要长篇大论。3.前面同学已涉及过的信息不要再重复汇报。学生活动: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内容涉及与黄河、长江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设计意图:通过汇报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归纳能力。)(二)环节二:诵读诗词学生汇报交流完毕,教师通过媒体介绍黄河、长江流域原始人类古代文化的两段史料;并让学生根据媒体设置的情境朗诵两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王之涣的《登鹤鹊楼》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设计意图:介绍史料意在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黄河、长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诵读诗词又让学生从文化的视角认识黄河、长江,既激发了学生对黄河、长江的赞美之情,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三)环节三:欣赏图片教师:刚才同学们从古代诗人的描绘中对黄河、长江有了初步体会,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黄河与长江的美丽风貌。(多媒体显示黄河与长江的风光图片,重点渲染黄河的壮观和长江的秀美,学生们发出由衷的赞叹。)教师:现在同学们只是在图片上看,如果亲临黄河、长江,看到她们的真实风貌,可能你们也会像古代诗人那样吟诗作画了。(进一步渲染黄河、长江的壮美,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和向往。)二、黄河、长江(一)环节一:自主学习提出以下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1.黄河(长江)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2.黄河(长江)发源于何处?途经哪些省市区?流入什么海?3.黄河(长江)主要有哪些支流?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的哪一段?4.黄河(长江)上中下游各有何显著特点?学生自主探究:两组同学解答有关黄河的问题;另外两组同学解答有关长江的问题。同组同学,互相协商,共同合作探究。(二)环节二:师生合作分别请几位学生通过媒体显示的《黄河流域图》和《长江流域图》讲解,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第4题有一定难度,如果学生回答不全,可由教师系统讲解。教师讲解时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黄河和长江上中下游的显著特点。(三)环节三:知识拓展在讲解第二环节有关问题时,可穿插知识窗,介绍以下两个小知识。1.地上悬河。可让学生思考地上悬河的形成原因?2.三峡工程。可提问三峡工程为何建在宜昌?三峡工程的建成有何重大意义?(此内容为本课难点。通过创设由浅入深的问题情景,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问题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自主获取知识。知识窗 意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关心国家时事,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大家谈──母亲河的现状与未来教师:黄河和长江哺育着中华民族,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河历经沧桑,正在渐渐失去她昔日的风采。(一)环节一: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关于黄河的污染、断流、干旱、河水浑浊等方面的图片;另一组是关于长江洪涝灾害的图片。(二)环节二:问题讨论多媒体展示黄河涝旱 的图片,并提出以下讨论题。1.造成黄河断流、干旱和地上悬河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哪些?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又有哪些?对此,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2.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该怎么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发表新见解、新想法,一切合理的分析和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沉思的老汉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他对母亲河的担忧;通过对黄河、长江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结束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她们是如此的令人神往和骄傲,让我们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为母亲河的壮美、清秀添一份力。四、总结课后反思1.本课将历史、地理和思想政治三大学科的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得到落实。2.通过收集黄河、长江图片,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美的享受,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3.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课上交流;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示、回答问题;组织课堂讨论、朗读等多种的教学形式,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思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4.在新的课堂教学中,丰富生动的知识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能使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如鱼得水,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但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仍有很大的学习障碍,他们不能积极、自信、全程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猜你喜欢人教版第3册教案识字1 教案教学设计 09-05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想 教案教学设计 09-05《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09-05《汉语拼音 a o e》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09-05《狼和小羊》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09-05《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09-05以人为本 构建多维互动课堂 d t n l教学设计谈 教案教学设计 09-05《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09-05《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09-05《汉语拼音 i u ü》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09-05热门预览骆驼和羊 教案教学设计 09-07《an en in》教学设计一 09-02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教学设计 09-01棉花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 09-04《荷花》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09-04麻雀 教案教学设计 09-01口语交际请教 教案教学设计 09-06照片背后的故事小学二年级口语交际 教案教学设计 09-04《人有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09-05人教版第3册教案识字1 教案教学设计 09-05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