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七年级语文第16课《勇气》教案

七年级语文第16课《勇气》教案

《勇气》导学案

一、作者介绍

多萝西卡梅伦迪斯尼(1903-1992年), 美国女作家。出生在印第安纳(俄克拉何马州),在纽约的巴纳德学院接受教育。是一个拥有广泛读者的美国作家。在成为职业作家前,从事过多种不同职业:速记员、夜总会女招待、电影拷贝作家。

代表作:《死在后座》、《绞刑的树》等。

二.写作背景

1939年,德、意、日和英、美、法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而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快蔓延全球,短短6个星期之后,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就宣布投降。但具有革命传统的法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拿起武器,同世界向往和平的反法西斯的人民一起英勇斗争。1943年美、英、法等反法西斯联盟决定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迫使德军两线作战,以此来拖垮德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1944年6月6日早晨,盟军三个伞兵师在德军防线后方空降,本文的故事发生了

三、文本助读

《勇气》是美国作家狄斯妮的一篇小说。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故事。一个美国伞兵被误投到了敌占区,他向空投地附近的法国农妇求救。德军发现法国农妇救助了那位美国伞兵就枪杀了她的丈夫。美国伞兵被俘后设法逃了出来,奔向树林。德军立即围追他。走投无路时,美国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一注,他折身回跑,再次向法国农妇求救。法国农妇毫不犹豫地再次救助了他。三天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至此,作者称赞道,是两种勇气打败了敌人,即青年伞兵智胜的勇气和法国农妇毫不犹豫为美国伞兵提供了第二次机会的勇气,并借一位空军将军之口,对这两种勇气作了画龙点睛的诠释。

四、理解字词

1、加点字注音

拘谨 带绶 生生怯怯 着陆 门闩 呜咽

颀长 熹微 寥寥 空降 勋章

2、解释词语

拘谨 颀长

熹微 呜咽

发落 寥寥可数

孔武有力 单枪匹马

五、预习反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绶带( ) 空降( ) 勋章( ) 熹微( ) 寥寥无几( )

2、解释下列词语

颀长: 悉意:

熹微: 拘谨:

孔武有力: 寥寥可数:

六、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

2.读完全文后,你能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写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文中的重点人物有几个?

5、美国伞兵讲的故事从课文的哪一段开始到哪一段结束?

6、说一说,故事是怎样开头、发展、结束的?

7、小说的情节结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读完第二部份后,同学们认为哪一段情节是本文的高潮部分?并简述你们的理由。

8、法国妇女的信仰是什么?(老师提示,在战争时代人民最渴望的是什么?)

9、当美国伞兵第二次回到农家门前时,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个刚刚失去丈夫的法国妇女再次收留了他?她的勇气来自哪里?她前后两次回答说:哦,当然啦。这两个当然中所包含的意义是否一样?

10、课文的第三部分(最后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1、文章标题叫做勇气,作者在本文中也提到了两种勇气:美国青年伞兵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两位主角的勇气各是怎样的?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这一重点和难点)

12、《勇气》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七、拓展延伸

试用美国伞兵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思考:用美国伞兵的口吻讲的故事与课文原故事作比较,叙事角度和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八、当堂检测

A、填空。

1.《勇气》是 写的一篇 。它从 的叙事角度,为我 们讲述了二战时期,盟军由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故事。

2.文章的标题叫勇气,它实际上包含了两种勇气,即: 和 。从文中可看出,作者更看重 。

B、判断下列语句属于哪种人物描写,并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里。

1.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

2.像多数跳伞兵运动员一样,他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颀长些,而且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 )

3.他迅速地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旁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橱门。( )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