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阿房宫赋 教案教学设计1课题《阿房宫赋》(一)杜牧总课时数第 节教学目标1.识记和理解文言词语,了解文中词语活用的现象和文言句式。2.背诵课文,归纳“焉、而、夫”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教学重难点1.结合写作背景,梳理文章内容。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2.背诵全文。教学参考《教学参考书》 《鼎尖教案》 课本授课方法复习点拨法,诵读法教学辅助手段多 媒 体专用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一、基础过关1.杜牧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2.写作背景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3、背诵全文二、字词梳理、文中字词注音:蜀山兀(wù) 缦(màn)回 不霁(jì)何虹 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 焚椒(jiāo)兰辘辘(lù)远听 杳(yǎo)不知 尽态极妍(yán) 剽(piāo)掠其人 鼎铛(chēng) 逦迤(lǐ yǐ) 锱铢(zī zhū) 架梁之椽(chuán) 在庾(yǔ) 直栏横槛(jiàn) 管弦呕哑(ǒu yǎ)参差(cēn cī)三、文言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1、“一”:(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数词)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给字词注音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2)六王毕,四海一(统一)(3)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整体)(整齐划一)(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6)靖国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乃、竟)(一寒如此)(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何”:多么)(8)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初次,才)(一见如故)(9)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2、“爱”:(1)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喜爱)(爱不释手)(爱屋及乌)(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怜惜)(3)吴广素爱人(爱护、关心)(4)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舍不得,不愿意放弃,吝惜)3、“取”:(1)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拿来占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取出,提取)(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攻下)(取而代之)(5)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同“娶”)(6)留取丹心照汗青(助词,“着”)(7)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采用,采取)(8)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选取、选择)(以貌取人)4、“族”:(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同姓的亲属,家族)(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种类,类)(4)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筋骨聚结之处) (5)族疱月更刀(众,普通,一般)(6)即有丁男繁衍之族(家族)学生掌握文言知识翻译的语句课外作业背诵全文教 学 小 结猜你喜欢《g k h》教学设计三 12-02《 j q x 》教学设计一 12-02《ao ou iu》教学后记 12-02《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三 12-02《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四 12-02《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五 12-02《看菊花》教学设计十一 12-02《看菊花》教学构想及教后感 12-02《看菊花》教学设想 12-02评课《秋姑娘的信》 12-02热门预览2一年级识字 12-02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元宵节》教学设计资料 12-019、蜜蜂教案设计 12-029柿子 12-02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2-028金色的秋天 12-02部编版一年级语文《b p m f》教案设计 12-01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长行歌 12-01《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三 12-02《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01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