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美美与共 教案教学设计1课题美美与共(一)总课时数第 节教学目标1、 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经历和已学过的指示,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难点:理解作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思想。教学参考语文教学参考书 鼎尖学案授课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辅助手段多 媒 体专用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一、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介绍:费孝通(1910.11.2~2005.4.24)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汉族,江苏吴江人。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2.写作背景: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二、字词积累1、字音字形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熟读课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2、成语积累截然相反:妄自菲薄:井底之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相得益彰:4、近义词辨析包括 包含 包罗考察 考查攻击 攻讦三.教学过程:1、整体感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我国知名社会学者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思想的核心部分,是对中国文化面临的种种挑战的应对方针,也是人类文明出现的种种危机的化解方剂,有其重要价值。2、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理想的前提和艰巨性。(总论点)第二部分(3-6)实现“美美与共”境界艰难和可能。第一层(3)具体分析达到“美美与共”境界艰难的原因。第二层(4-5)正确地对待本土的历史文化和外来文化-------解决问题的关键。第三成(6)实现“美美与共”设想的可能性。第三部分(7)促进人类文化心态的深刻变革,建设“和而不同”的美好世界。(归纳、收束)四、小结学生华夏集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结构,并讨论议论文一般结构特点课外作业完成学案练习教 学 小 结猜你喜欢《郑和远航》说课稿2 01-13《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01-13《膝下有黄金》教学设计 01-13《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01-13《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 01-13《大仓老师》教学设计 01-13《日新月异的电视机》教学设计 01-13《小珊迪》教学设计 01-13《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学设计 01-13《巴西咖啡》教学设计 01-13热门预览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他当时怎样的心情? 01-13《郑和远航》教学反思5 01-13《四季的脚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01-13走进乐园 享受语文 01-13有一批外国游客想到中国来参观游玩,你能向他们简要介绍一下秦兵马俑吗? 01-13《郑和远航》教学反思1 01-13读了《郑和远航》一课以后,你想到哪些成语或四字词 01-13学习了《秦兵马俑》,你有什么感受? 01-13选读6:《骆驼和羊》教学实录 01-13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浩如烟海的意思 01-13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