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周学习内容:学习《上天的蚂蚁》和《第三个小板凳》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认字26个,写字17个。
2. 积累:积累两个新部首弓字旁和酉字旁,继续练习华夏集,分析字型。
3. 作文: 练习写话,表达对人的鼓励。
三、 周学科融合:让学生了解“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谚语的意思,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方面的词语、谚语。
四、 周学情分析:这两篇课文内容很有趣,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但其中包含的哲理很耐人寻味,要让学生明白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道理,在挫折面前不低头。
上天的蚂蚁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材
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一往无前的精神。
学法 教师导法 情境交融法,小组合作
学生学法 分角色朗读,分析字形自主识字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2.积累目标:模拟每个人物的特点,分角色朗读,积累“坚持不懈、水滴石穿”等词语。
3.生字目标:会写8个字,认识13个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1)、自读课文,读懂意思,知道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端详字形,看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找找生字和课文中哪个字组成一个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不懂的画出来。
2.细读感悟点:(1)、再读课文,不读错别字,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组讨论学习:
A、你喜欢巨人还是蚂蚁?
B、蚂蚁要爬的是一棵怎样的树?
C、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先试试根据每个人物的特点模拟其声音,看谁学得象。
(4)、从小蚂蚁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积累“坚决、毅力、愚公移山”等词语。
4.拓展延伸点:课外阅读《愚公移山》、《十八缸水》等故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个小板凳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材
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小时侯自强自立的故事。
学法 教师导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学法 朗读、讨论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朗读课文,想象爱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气馁、不断努力的情景,体会“努力”包含的品质。
2.积累目标:与阅读理解结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生字目标:学习“品”字形结构的字,“此”和“些”字的对比。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自学生字,分析字形,不写错别字。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反复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理解。
(3)、出示字卡,检查自学情况。
2.细读感悟点:(1)、再读课文,读通顺,不读错别字。
(2)、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3)、默读第二、三自然段,看到爱因斯坦交上来的小板凳,老师和同学们什么表现?
(4)、一向不爱说话的爱因斯坦这次为什么有勇气“站起来”反驳老师?
(5)、最后老师为什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想象一下,爱因斯坦是怎样努力的。
3.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讨论:爱因斯坦做第三个小板凳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4.拓展延伸点:课外阅读名人成材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遇到挫折和失败不气馁,不断努力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