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小学 1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新授 课题 荷叶圆圆 课时 2 设计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1.能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 教学方法设计 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学生欣赏)
2.(画面定格在特写的荷叶上。)教师引导:“这是怎样的荷叶?”学生观察得出课题“荷叶圆圆”。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从识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再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3.师生做“我指你说”的识字游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读一遍,读后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夏季散文诗。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是那样惹人喜爱。小水珠喜欢她,小蜻蜓喜欢她,小青蛙喜欢她,小鱼也喜欢她。这绿色的跳动的音符,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召唤小朋友走进夏季,感受夏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小伙伴们快乐的心情。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的重点部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师:1教师随机指出屏幕上不注音的词语。
2自由读2-5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3你们要对荷叶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
生:1愿意当小老师的同学带领大家认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词语。
2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自由说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这四个小伙伴。
3由4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疑。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
4.学生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和读得有进步的同学。)
5.齐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播放动画课件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五、拓展课文,实践感知
1.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小伙伴会来,他们会对荷叶说什么?
2.个别自由说。
3.你们要对荷叶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自由说。)
六、写字指导。
七课后练习。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 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3本节课十分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主。朗读的形式多样,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课后练习读熟,进一步巩固词语。 课后练习:夏季的早晨 (读熟)
清晨,草坪上静悄悄的。一位妈妈蹲在摇篮旁,笑嘻嘻地看着躺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小水珠也蹲在小草的肩膀上,闪着亮晶晶的眼睛。一只蝴蝶飞来了,停在摇篮边,展开彩色的翅膀,跳着欢快的舞蹈,花儿笑了,小草也笑了。夏季的早晨多美呀!
板书设计 14 荷叶圆圆
小水珠——摇篮——躺
小蜻蜓——停机坪——立
小青蛙——歌台——蹲
小鱼儿——凉伞——游 课后反思优点:现代教育技术恰当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不但创设了情境,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不足:如《语文课标》提出“丰富语言的积累”,除朗读、背诵外,词语积累也是重要的方面。
注意:本课在对词语的积累不足,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运用词语如“绿绿的”。“圆圆的”、“亮晶晶的”进行组词、扩词等练习,以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促进语言积累,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