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

初三语文教案范文

一、 每日一荐

在上课之前,首先是我们的“每日一荐”。以前,我给大家的文章,大都是名家作品,今天为了适合我们课堂的需要,我给大家一篇平民化的作品,它的作者便是我本人,请同学们听完以后,同我交流一下,你觉得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出来?

朗读文章《修鞋的老人》。

师生交流。

一、 导入

对于人物的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就是:如何才能将笔下人物写得真实动人,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话题,这节课我们仅仅撷取一朵小小的浪花,即:抓住特征,描写人物。

二、 读一读

1. 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父亲)

2.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

3.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少年闰土)

4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枝长烟管,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中年闰土)

三、 比一比

我班有一位同学,他大约十五岁,身材中等。红润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脸的正中有一个鼻子。他的头发不长不短,黑黑的。一张开嘴巴,就是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

——某学生习作

思考:这位同学是谁呀?你能否猜出来呢?为什么?比较一下,他的人物描写与上面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描写,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四、 观察、思考

1、筛选特征

(1 ).你觉得照片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2).摄影师有意把人物的身躯、手臂、衣饰等技术处理掉了,还原它好不好?

(3).联系人物描写,你从此照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筛选特征

相貌是千差万别的,而年龄、职业、遭遇、性格等又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如上图,摄影师为什么“厚此薄彼”呢?因为,手是书画家的第二个灵魂,连头发盖脸也顾不上拨弄一下的神情又充分表现出他对艺术的热爱。就是说,这些就是最能反映它的身份、性格的特征。

(4).小结:筛选特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

(5).训练:用一两句话描述照片中人物的特征:

2、瞬间捕捉

(1 ).人是活动着的,人的外貌不是凝固不动的,好的摄影师懂得在人们复杂的表情﹑动作的变化中捕捉最能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和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

(2).小结:捕捉瞬间,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

(3).训练:用两三句话描写照片中人物:

3、强化特征

(1 ).抓住特征进行描写,有时一次并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可以多次描绘。

(2).《一面》中的鲁迅

描写方法 鲁迅的外貌特征

中景 瘦瘦的,五十上下,穿牙黄长衫,咬着烟嘴。

近景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的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的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很久没剪了,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特写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3).小结:强化特征

抓住特征进行多次描绘,予以强化,给人深刻印象。

五. 小结:抓住特征,不要面面俱到

筛选特征

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

捕捉瞬间

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

强化特征

抓住特征进行多次描绘,予以强化,给人深刻印象。

六. 写作实践:

观察身边的一个同学或老师,抓住特征加以描写,完成一篇100字左右的小作文。让同学猜一猜你写的是谁。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