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柳先生传
邵东两市镇工农中学吕辉耀
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体裁、生字。
2、理解难字、句、文的含义。
3、刻画人物个性。
教学重点:1、2、3
教学难点;2、3
教学方法:情趣教学、自主、互助、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体裁,板书课题。
上课前,我们先搞一个活动。老师这里有几道抢答题,全班分两组,看哪组同学
站起来最快,回答得最准。看哪组同学预习得最好。
1、曾为我们描绘了世外桃源般理想社会的作者是谁?(学生踊跃抢答,两组难分高
下)
2、谁能上台来帮老师介绍一下他?(有的直接站在座位上回答,只有站在台上来回
答的才是听清了要求的,对大胆上台的同学给予掌声表扬鼓励)
3、(画简笔画)“采菊东篱下”,这句千古名句的下句是什么?(悠然见南山)
4、这种田园生活是作者所向往的,我们今天将学习反映他志趣、爱好的另一篇文
章《五柳先生传》,从这个“传”字可知文章的体裁是(传记、自传)?(板书课
题、作者、体裁)。
二、检查生字预习情况。(七个生字,每小组的第一位同学作代表读,再全班齐读)
嗜(shi)好辄(zhe)吝(lin)箪(dan)汲(ji)褐(he)俦(chou)
三、自由读文,注意节奏。(教师范读几个长句的节奏)
四、根据注释自由读文,分组讨论,理解难字、句、课文含义。
1、学生互动,小组内互相解答。
2、学生质疑,学生解答。
3、老师质疑,师生解答。
4、指名翻译全文。
五、学习课文,思考、讨论。
1、(请全班朗读水平最高的来读第一段,其余同学思考)
这篇自传写了五柳先生哪些性格、志趣、生活?
2、(全班默读第二段)作者对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志趣持什么态度?用文中
一个字来回答。
3、文中的“不慕荣利”与赞语中的哪一句话相照应?齐读名句。(不戚戚于富贵
不汲汲于名利)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讨论:“不慕荣利”是什么意思?作者生活在黑暗的晋朝,他不堪忍受官场
的污浊而辞官归隐,不慕名利,作为学生的我们在学习中该不该有名利思
想?你怎样看待名利?
(分组讨论)
师:名利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赞成要有点名利思想的作为正
方坐左边,不赞成的作反方坐右边,各自带好书、笔、本子,在两分钟
内换好座位,准备三分钟,就开始辩论,擅长说的用说,不擅长说的,
就先写二三十个字的提纲再说,辩论时,可以为自己这方补充理由。
正方:1、我认为应该有一点名利思想,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一点名利
思想,就会消极、懒惰、得过且过,就会不思进取,这不利于学习。
反方:2、我认为不应该有名利思想。因为人只有没有名利的困扰,才能心安理
得地生活、学习、工作,而一旦有了名利思想,就会一心追求名利,
当名利得不到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就会觉得活得苦、活
得累。
正方:3、我不赞成他的观点,因为有了名利思想,虽然他会活得苦一点、累
一点,但正因为有压力,他会更努力地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试
问,天下有几个人不想成名?谁不羡慕名人?因此要有名利思想。
反方:4、我不赞成。我认为名利虽好,但名利钱财买不到人高尚的灵魂,如
果一个人醉心于名利,为了名利可以去弄虚作假,甚至不顾国家、
民族的利益,走上犯罪的道路,你还能说人应当追求名利吗?所以
我认为不该有名利思想。
正方:5、我方说要有一点名利思想,并不是鼓励大家过分地去追求,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