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2课 题游褒禅山记授课日期共 2 课时,第 2 课时总第 37 课时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研读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学习文章阐述观点的技巧。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特点和意图,理解写景和议论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主观努力和“深思慎取”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教学难点分析写景的特点和意图,理解写景和议论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研读、讨论教具准备板 书 设 计游褒禅山记一、课文理解 二、学习体会1、记叙的内容 1、处事治学⑴山名考证⑵记游众寡、未极游乐2、阐述的观点 2、写作技能⑴志、力、物→主观努力⑵深思慎取教学过程互动感悟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解决了文中的语言问题。请同学们把课文自由阅读一遍,准备回答下列问题:⑴翻译下列语句:①既其出,……极夫游之乐也。②然力足以至焉……此余之所得也。③此所以学者所以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⑶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二、研读课文1、提读第一、二节,说说作者主要记述了哪些内容。⑴明确:山名考证;记游众寡;未极游乐。⑵思考:①作为游记,可写的景物很多,作者为什么要在山名上大做文章呢?从“仆碑”上,作者引发了什么思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将学习思路由整体感知转到内部关系分析。不必对记叙的内容作琐碎地剖析,从记叙目的出发,有利于教学过程互动感悟②作者写了前洞、后洞,主要写了哪些内容?③写几个人的游历,主要写了哪些经历?◆变式比较:我们常见的游记主要写作内容是什么?与这些山水游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写作指导:这篇课文在写作的取材和剪裁上给我们哪些启示?不能为写景而写景,要根据主题表达需要选取最有效的材料。2、提读第三节,分析作者阐述的道理及思路。明确: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3、试说说第四节中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4、结合课后练习一,说说记叙和议论两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如果把三、四节或二、四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明确:主观努力和深思慎取的先后关系。三、完成课后练习四、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习以后的收获:处事治学、写作方面。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涵。通过比较和引申达到理解课文、读写结合的目的。理清思路,明确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议论文的不同之处——即事明理。可口头表达,亦可作书面作业。作业布置巩固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完成《课课练》中的题目。预习作业:对照注释自读《伶官传序》。教后反思猜你喜欢《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12-15《世说新语》两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12-15《世说新语》两则测试题 12-15鄂教版《世说新语三则》(咏雪,道旁李树,复裈)同步练习 12-15《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12-15《咏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12-15刘义庆《鹦鹉救火》阅读练习及答案 12-15《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12-15《陈太丘与友期》课外文言文阅读 12-15《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能力测试题 12-15热门预览a o e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12-15《次北固山下》读后感 12-15孝经全文及翻译 12-151沁园第二课时教师 12-15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12-15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优秀教案设计 12-15《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12-16《二十四诗品》赏析 12-15日月明优秀教案设计 12-15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推荐 12-15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