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

【学习重难点】

1、归纳掌握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预习案】

一、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与可以书遗()余近语()士大夫萃()

寒梢()笔砚()斤斧何曾赦箨()龙

畴()昔曝()书画

二、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把你在阅读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小组讨论。

三、梳理文章结构:

【探究案】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诵读全文并翻译

二、归纳掌握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一)重点掌握词语:解释加点字词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2、投诸地而骂

3、以为口实4、而读书者与之

5、余因而实之6、月落庭空影许长

7、近语士大夫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