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小学六年级语文盼教案设计2021 盼教案设计两课时

小学六年级语文盼教案设计2021 盼教案设计两课时

小时候总盼望着长大,盼望着能有个新书包、盼望着有新衣服穿,有期盼才会有希望。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小学六年级语文盼教案设计2021,希望大家喜欢。

一、课文内容分析

《盼》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课文内容很好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新雨衣为线索,围绕一个盼字,展开叙述,并详细描写了盼下雨、盼外出、盼雨停等事件。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喜欢,开始盼着下雨,穿雨衣。主要通过描写我的心理和动作,表现我对雨衣的喜爱和盼望下雨的心情。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写我好不容易等来下雨,却没能如愿穿上雨衣。作者抓住了我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细致刻画了我对穿上雨衣的期盼。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下雨,我如愿穿上雨衣。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出愿望实现的喜悦和兴奋。

课后题也紧扣语文要素设计,第一题突出中心意思盼,第二题学习在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的基础上,怎样将重要部分写得具体生动。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盼的心情和穿雨衣的经历,学生也都非常熟悉,所以不难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不能准确把握作者是如何围绕盼为中心展开叙述,又选取了哪些不同事例表达中心,这也是学生在习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学习习作的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预学,检查字词

1.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师板书:盼。

2.学生分享盼的经历,交流当时的心理感受。

3.放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的我在盼什么?他当时的感受如何?

(生自由读)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和自由朗读,拉近学生和作者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自学课后生字表,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指导书写:篷、嚷、酱三个字。

注意提醒:疯和唇师半包围结构,竖撇要长一点。篷是上下结构,竹字头要写的宽,并于同音形近字蓬对比,区分不同的意思和用途。酱字笔画多,不要漏写酉部的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

5.读准字音。

窸窸窣窣 瓦蓝瓦蓝 瓶瓶罐罐 满满当当

闷雷 嘟囔 瞟窗外 焖米饭 玛瑙

厚墩墩的云彩 明晃晃的玻璃 甜丝丝的雨点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6.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一)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喜欢,开始盼着下雨,穿雨衣。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写我好不容易等来下雨,却没能如愿穿上雨衣。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下雨,我如愿穿上雨衣。

(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简要复述

文章记叙了我得到了一件特别喜欢的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并最终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

三、聚焦起因,感受喜爱

1.从哪儿能感受到我对这件雨衣的喜爱呢?

2.品读1~3自然段,从雨衣的外形、我的动作、我的期盼,交流我对雨衣的喜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吗?谁能带着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齐读课题盼。我是如此喜爱这件新雨衣,课文是如何把我盼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呢?

二、品味盼的心情

(一)出示自学提示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盼的小事件,用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

小组交流,品读、体会,领悟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二)小组汇报

小组成员在汇报中,通过朗读,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并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

预设:

1.得到雨衣盼变天。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已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心理活动描写。老天似乎在和我作对,越是不下雨,我对下雨天的期盼就更加急切。

2.下起雨来盼外出。

(1)放学下雨格外兴奋。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心理活动描写。我当时会想些什么呢?为什么雨点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动作描写。一般人遇到下雨,都会加快脚步、捂住头快步走,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想象当时的情境,你们会怎样呢?

(2)借故外出。

①关注对话。

分角色朗读5~15自然段,交流体会心情。

②关注提示语。

兴奋:我嚷着奔进厨房。

失落: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央求:我央求着。

不甘: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向窗外,生怕雨停了。

③关注借口:买酱油、炖肉。

3.窗前看雨,雨后盼雨。

(1)窗前看雨盼雨停。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充满童真的想法,充满对雨天的期待。

(2)雨后想象盼下雨。

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

难道作者知识在写雨后的景色吗?想象此时此刻,我的心理活动。

三、终盼雨来,穿上雨衣

第二天早晨,雨终于被我盼来了,那一刻我竟然感觉这雨点是甜的。谁来带着我们感受一下?

1.请生读课文。

2.体会穿上雨衣前后的兴奋和喜悦。

(1)下雨时的兴奋。

(2)穿雨衣时的如愿以偿。

抓住动作的描写,感受我穿上雨衣时的兴奋心情。

(3)雨点儿的跳跃。

雨点儿真的会起劲地跳跃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描写,找一找,作者是在接着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四、梳理内容,归纳方法

课文围绕盼写了好几件小事例: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其中,盼穿雨衣叙述的最为具体、详细,写了: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够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盼教案设计2021的全部内容了,本网站还有许多语文知识,期待大家的解锁与关注。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