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6分)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②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释】: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下人:迁就他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枉于法,则免于相(避免) B.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都)

C.其弟子谏曰……(规劝) D.夫唯嗜鱼,故不受也(正因为)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译文:

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2分)
答:

参考答案:

1、A
2、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3、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