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阅读《马说》和《罴说》参考答案

阅读《马说》和《罴说》参考答案

阅读《马说》和《罴说》,完成19-22题。(共10分)

【甲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

鹿畏貙(1),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2)发人立(3),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4)持弓、矢、罂、火而即之(5)山。为鹿鸣以感其类(6),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7)而至。其人恐,因(8)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9)而食之。

今夫不善(10)内而恃(11)外,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柳宗元 《罴说》

【字词释义】

(1)[貙(chū)]兽名。 (2)[被]同披。(3)[人立]像人一样站立。(4)[寂寂]悄悄地。(5)[之]往,到。(6)[为鹿鸣以感其类](猎者吹竹)模仿鹿的叫声来感召它的同类。(7)[趋]快跑。(8)[因]于是。这里的因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9)[捽(zuó)搏挽裂]揪住扑搏撕咬,撕得四分五裂。(10)[善]使……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1)[恃(shì)]依赖,仗着。

19.解释下列词语。(2分)

(1)等: ▲ (2)安求: ▲ (3)尽其材: ▲

(4)伺其至: ▲ (5)亡: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策之不以其道。(2分)

(2)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2分)

21.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 】

A.甲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道出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

B.甲文开篇即点明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命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识马的重要性,概括了全文的主旨。

C.乙文告诉我们猎者要学会比罴更厉害的动物的声音才能摆脱被食的命运。

D.食之不能尽其材,因为虎而骇之,捽搏挽裂而食之三句中的之都为代词。

22.根据千里马和猎者的遭遇,请你为当今找工作的人提点建议。(2分)

参考答案:

19. 等同,一样;怎能要求;竭尽它的才能;等到它到了;逃走

20. ⑴驱使它不按正确的方法

⑵黑的形状,披着长长的头发能像人一样站立,非常有力但对人伤害极大

21. C

22. 既要抓住表现自己不能坐等伯乐来发现、任用你,还要善内,增长自己的真才实学。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