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饮酒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饮酒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中心:他描写农村风光的恬美和静穆,劳动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全文

▲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词:心远。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特点。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心远地自偏以上四句的思想意蕴是什么? 哪几句诗是写景的?

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强调归隐在心志不在形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为望好不好?为什么?

写出了陶渊明宁静安详、安逸恬淡的心情。

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

▲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一句怎么理解?

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此句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 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所以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理解

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记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实际上,作者的真正意思是:这其中含有生活的真义,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华夏集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华夏集的QQ群沟通交流。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