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
一、给加黑的字注音:
1、庐冢( )
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3、盖音谬()也
4、有穴窈()然
5、则或咎()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之
7、何可胜()道也哉
8、王回深父( )
9、奇伟瑰( )怪非常之观
二、重点字词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其文漫灭
3、盖音谬也
4、有泉侧出
5、有穴窈然
6、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7、拥火以入
8、而其见愈奇
9、火且尽
1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11、火尚足以明也
1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13、常在于险远
14、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6、何可胜道也哉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准确翻译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3、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5、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指出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一定)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 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像这样,指不成为器)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节录王安石《上人书》)
四、解释下列加黑词的含义,并选出词义相同的两项。
1、其(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其孰能讥之乎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距其院东五里
G.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H.其皆出于此乎
I.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J.岂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K.路曼曼其修远兮
2、卒 ( )
A.而卒葬之
B.卒廷见相如
C. 初,鲁肃闻刘表卒
D. .五万兵难卒合
E. .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3、名 (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E.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F.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4、相( )
A.无物以相之
B.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大丈夫相时而动
E.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F.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G.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H. 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I.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J.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
5、舍(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而操舍鞍马,仗舟楫
C.舍相如广成传舍
D.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6、穷
A.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 馋人间之,可谓穷矣
C. 穷乡僻壤
D. 吾尝为鲍叔谋而更穷困
E. 穷山之高而止
F.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1、在/山南水北为阳2、模糊不清3、大概4、名-状,从旁边5、幽暗深邃
6、形-名,深度/走到尽头 7、拿着火把 8、动-名,见到的景象9、将要10、还
11、形-动,照明12、不寻常/景象 13、形-名,险远的地方 14、感叹、叹息/保存 15、使动,使……弄错/说清楚16、尽
其( A F )A那B它 C自己 D表反问,难道 E他们 F那G其中H 表推测,大概I表祈使,千万、一定J表选择,是……还是…… K 助词,无义
卒( A C )A死B最终 C死 D通 “猝”,仓猝E士兵
名(BF)A命名B说清楚 C名义 D名字 E出名F说清楚
相(AG)A帮助 B指另一方,它 C相互 D审查 、仔细看E丞相 F我 G辅佐、帮助 H相貌I引导盲人走路的人J看相
舍(BD)A定居 B舍弃、丢弃 C安置住宿 D舍弃、放弃
穷(AE)A走到尽头 B困窘、不得志 C偏僻、荒凉 D生活困难、贫穷 E寻到尽头 F穷尽、极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