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他作品次元明韵寄子由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书幽芳亭 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千秋岁·苑边花外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病起荆江亭即事 满庭芳·茶 秋怀二首 品令·茶词 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 戏呈孔毅父 题郑防画夹五首 西江月(用惠洪韵) 徐孺子祠堂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送范德孺知庆州 寄贺方回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书幽芳亭《书幽芳亭》宋代·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尽知其族性,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楚辞》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虽不若兰,起视椒榝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译文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人的美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兰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放任自己长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招魂》说:“爱花的风俗离开蕙,普遍崇尚兰花”因此知道楚人以蕙为贱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如果用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等到它们开花,一只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只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于是说当权者必须除掉,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啊!黄庭坚(huánɡ tínɡ jiān)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相关作品次元明韵寄子由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书幽芳亭 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千秋岁·苑边花外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病起荆江亭即事 满庭芳·茶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