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育你的父母》,完成小题。(共15分)
教育你的父母梁实秋
养不教,父之过。现在时代不同了。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也负有教育父母的义务。话说起来好像有一点刺耳,而事实往往确是这样。
吃到老,学到老。前半句人人皆优为之,后半句却不易做到。人到七老八十,面如冻梨,痴呆黄老,步履维艰,还教他学什么?只会含饴弄孙,或只坐在公园木椅上晒太阳。这时候做子女的就要因材施教,教他的父母不可自暴自弃,应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生七十才开始。
代沟之说,有相当的道理。不过这条沟如何沟通,只好潜移默化,子女对父母向来便耳提面命。上一代的人有许多怪习惯,例如:父母对于用钱的方式,就常不为子女所了解。年轻人心里常嘀咕,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一个钱也带不了棺材里去!一个钱看得像斗大,一串串地穿在肋骨上,就是舍不得摘下来。眼瞧着钱财越积越多,而生活水准不见提高。嘀咕没有用,要事实上逐步提示新的生活模式。看他的一把坐椅缺了一只脚,垫着一块砖,勉强凑和,你便不妨给他买一张转椅躺椅之类,看他肯不肯坐。看他的衣服捉襟见肘,污渍斑斑,你便不妨给他买一件松松大大的夹克,看他肯不肯穿。这当然不免要破费几文,然而这是个案研究的教学法,教具是免不了的。终极目的是要父母懂得如何过现代的生活,要让他知道消费未必就是浪费。
教育的方法多端,言教不如身教。父母绝非低能,大抵也会知道模仿。在公共场所,如果年轻人都知道不可喧哗,他们的父母大概也会不大声说话。如果年轻人都知道鱼贯排队,他们的父母也会不再攘臂抢先。 。种种无言之教,影响很大,父母教育儿女,儿女也教育父母。
有些父母在行为上犯有错误,甚至恶性重大不堪造就,为人子者也负有教育的责任。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而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说,父母有错,要委婉劝告,不可不管;他不听,也不可放弃不管,更不可怨恨。当然,更不可以体罚。看父母那副孱弱的样子,不足以当尊拳。
(选自《读者》)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小题2:第3段要让他知道消费未必就是浪费中未必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4分)
小题3:阅读全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教育父母?(4分)
小题4:第4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你能在空白处再补充一个类似的例子吗?(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也负有教育父母的义务。(3分)
小题1:不能。(1分)未必是不一定的意思,如果去掉,消费就一定是浪费,与原意不符。(2分)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1分)(共4分)
小题1:(1) 要事实上逐步提示父母新的生活模式(2)要用自身文明行为影响教育父母(3)父母有错,要委婉劝告。(答出一点得1分,答满三点得4分。)
小题1: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具体生动的从反面举例,论证了我们应该从行为上去影响教育父母。(1分)
例子:如果年轻人不牵着狗在人行道上遗矢,他们的父母也许不好意思到处吐痰。 (2分)(共4分)
小题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文章第一段的结句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1:议论文的语言讲究准确而又严密。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严密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严密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此处未必是不一定的意思,如果去掉,消费就一定是浪费,与原意不符。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小题1:在议论文中,学生应培养寻找中心句,总结概括文章的小分论点的能力。本文教育父母要做到提示父母新的生活模式,要用自身文明行为影响教育父母,父母有错,要委婉劝告。
小题1:掌握议论文中常用的例证、喻证、引证等论证方法,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作答时学会结合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举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