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便嘴馋水田里的螺来。
螺是去温降火明目的东西,我爱吃。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到热闹的集市上买一大兜一大兜的田螺回来。田螺身上还垢着青苔、水草。父亲便把它们放进盆里,舀上几瓢清水浸泡;后来见着父亲在泡着田螺的盆水里滴上几滴生菜油,撒上几片花椒叶子,便好奇地问父亲是怎么回事,父亲老到地说,这样做,田螺就会把肚里的黄泥,肮脏东西乖乖地全吐出来,人吃了,就很放心。
我也跟着搅和着,跑到屋外的花椒树下,摘下一大把花椒叶子全撒在盆水里。父亲见状,急了,这样撒多了,会把螺肉鲜美弄涩了,吃上口,会上火。只有适可撒上几片,不仅调正了螺肉的鲜味,又可让螺肚中的泥土全吐出来,一举两得。
我愣愣地看着父亲着急地捡拾过多的叶片,心里惭愧极了,不得不佩服父亲的内行。
螺在盆水里睡了三、四天觉,乖乖巧巧地把肚膛中的泥土全吐得一干二净。父亲说可以煮食它了。我听后,很兴奋,因为可以看着父亲“咕嘟咕嘟”嚼破螺屁股后,吮吸螺肉的精彩动作了。
父亲生怕我们姊妹仨人,不会吮吸螺肉,就找来几根竹片,把它们划成象牙签大小的细棒,分发到我们手中。
父亲很好客。他觉得吃上螺肉是一件美食盛餐。他邀来与他共事的朋友一起品味。父亲吃田螺肉是一流的。只见他用筷子轻快地夹上一个大螺,拿到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把螺屁股仰朝口中。
父亲牙利、坚硬,只听“咔嚓”一声,一个大螺就被他咬破,然后就听到父亲轻快地“咝咝”地吮吸螺肉。天哪,我看见父亲甚至把母螺屁股里的细小螺蛳也吸到口中,吧嗒吧嗒地嚼起来。父亲的同事也学父亲,用筷子挟了滑,滑下又挟上来,喂到嘴巴上的笨拙动作,让父亲哈哈大笑。我终于用父亲分发的细棒挑出螺中的一坨乌黑乌黑的肉。我学着父亲的样儿,伸到蘸水中点了一下,喂到口中,“哇”,味道鲜极美极。父亲还不停地说,多吃一点,螺肉可清火明目。我一听,来了劲,忍不住又挟了一个放在手中,用细棒使劲挑着,三下五下,我脚跟下挤满了一堆螺壳。我想明目,这样可多看书。
父亲离世已十多年了,但是他教会我吃螺肉的动作和习惯始终没有让我忘却。
每到集市上碰见一些人用捞鱼的竹篓子担着一担螺在路旁叫卖,我会情不自禁地凑上前,买下三两斤,把它们全都下到盆里,用水泡着,再滴上几滴生菜油,也忘不了撒上几片花椒叶子,然后与家人一同品尝螺肉的滋味。
螺是鲜美可口的食品,我爱吃。
1、文中的父亲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2、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怎样才能将田螺煮成可口的食品?
3、 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4、 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文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5、你观察过父母做某样食物时的细节吗?请你搜索自己的记忆,描述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情境,并说说记忆深刻的理由。(不少于100字)
1、勤劳能干,关爱子女,热情好客。
2、先用清水浸泡,滴上几滴生菜油,撒上几片花椒叶子,三、四天后再上锅煮。
3、不多余。最后一段中的“我爱吃”与文章开头“嘴馋水田里的螺”相照应,并进一步深化了田螺的美味与“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田螺以人的神态与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螺被水浸泡之后吐尽泥土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