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至刚至柔而又轻盈的竹子阅读答案

至刚至柔而又轻盈的竹子阅读答案

至刚至柔而又轻盈的竹子

①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且因为竹林面积广大、种类繁多而有着“世界竹子看中国”之说。中国人和这种植物已相互依偎生活了数千年对于我们来说,竹子实在是太好用了。有一次我在贵州观察硬叶兜兰的开花过程,由于那些花朵都长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几无立足之地,于是便向当地向导要了些家中的金竹,编成了脚手架,一个月的工作期间,我们就在这个竹子的架子上爬来爬去,看着美丽的兜兰花开了又谢了。临到花期末尾,工作结束时,向导把脚手架拆散,那些竹竿又变成了家中的晾衣杆和羊圈顶棚。

②在中国,用竹子作为建筑用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到了秦汉时期,竹子便已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直到今天,竹子依然是傣族、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民居的“担纲者”。在清代沈曰霖的《粤西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

③根据不同的种类,竹子还各自有看家本领,如斑竹拉力强,水不易侵蚀,在古代常用来制作拉船的纤绳;楠竹(毛竹)秆高直坚硬,是建筑上的好材料;墨竹则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竹子体轻,但质地却异常坚硬。竹材的收缩量非常小,而弹性和韧性却很高,若按单位质量计算,竹材的抗拉强度甚至比钢材还高2.5倍左右。今天,被誉为“植物钢筋”的竹子成为很多新锐建筑家的宠儿,许多全竹结构的新建筑吸引了诸多目光,在世界各地,以竹子为主题的新锐建筑正在大放异彩。

④竹子之所以亦刚亦柔,必须要提到竹子隐秘的身体结构。

⑤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竹子拥有的木质素和纤维让它既刚也韧,而竹子的内部结构之精巧还远不止如此。同高大松树相比,竹子的纤维往往分散的在竹秆之中,并没有像松树那样形成一个过于集中而坚硬的中心。如果你再细细观察,会看到竹秆的横切面上散布着许多深色的点状物,这是竹子的维管束,A可以输送水分和养分,B有强化竹秆的作用,它们从外到内逐渐变大,排列也由紧密到相对疏松。从力学角度来说,物体边缘承受的正应力是最大的,故将优质材料布置在边缘是最优结构布置,竹子就做到了这点——表面的竹青的强度是整体竹子中最高的。

⑥从较大的结构来看,竹子是空心的,根据材料力学的原理,其抗弯能力比具有同样横截面积的实心结构要大很多,而诸多竹节中还有着起到支撑作用的坚硬“横梁”,就像“工字梁”一般。有了这些优点,竹材在身量轻盈的同时,也拥有了很强的抗扭、抗剪和抗拉能力。这些优点十分出众,以至于飞机的机翼便是仿造竹子结构来设计的。

⑦竹子既能如百炼钢,也能有绕指柔。历史上,能工巧匠充分利用竹子的柔性,用纤细的竹篾编制出各种巧夺天工的生活用具和艺术品。在皖南的一处竹乡,一位竹篾巧匠曾告诉我关于竹的七十二变化。一根竹子从整根使用到劈成4份、8份,直至几十上百份,可以制作和编织各种强度和柔韧度不同的生活物品。

15、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16、第③段除了运用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列数字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4分)

17、请为第⑤段中A、B两空填上适合的关联词。(2分)

18、标题为“至刚至柔而又轻盈的竹子”,请分别归纳竹子刚、柔、轻盈的原因。

(1) (2)(3) (6分)

19、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为特定称谓的是( )(3分)

A、“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

B、因为竹林面积广大、种类繁多而有着“世界竹子看中国”之说。

C、今天,被誉为“植物钢筋”的竹子成为很多新锐建筑家的宠儿。

D、直到今天,竹子依然是傣族、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民居的“担纲者”。

15.(3分)介绍竹子作为建筑用材的历史,引用清代文史材料,突出了竹子作为建筑材料与中国百姓的生活非常密切。上承第一段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下启第三段竹子作为建筑材料用途广泛。

16.(1分)作比较(3分)运用具体数据并加以比较,生动地说明竹子的弹性、韧性之高。17.(1分)不仅(1分)还(或者“而且”,需要体现递进关系)

18.(2分)轻:竹子是空心的,身量轻盈

(2分)刚:竹子内部结构精巧,维管束分布上由外到内逐渐变大,由紧密到相对疏松。

(2分)柔:竹子空心,竹节中有支撑作用的“横梁”,竹节抗弯能力大,抗扭、抗剪、抗拉能力强

19.(3分)C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