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中国人与茶》阅读附答案

《中国人与茶》阅读附答案

中国人与茶

①茶是中国人发现的一种饮料,与中国文化同具悠久的历史。懂得喝茶的艺术,又能辨别茶的好坏的,当然以中国人为第一。

②远在四五千年前,“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又传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是喝茶对人的好处,也是最古的记录。茶最早产于蜀地,到了三国时代,喝茶的风气已经更加普遍了。

③到了唐代,茶博士陆羽撰写了《茶经》一书,茶的焙制及烹饮的方法,才得到完善的注释,使世人更懂得喝茶的艺术了,这是最早的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喝茶的风气,在这时达到了流行的顶点,不仅人人喝茶,家家都要喝茶,在贸易繁盛地带或通行大道上设有茶座,自不待言, 乡间墟集草市,都有茶座的开设。这时的茶座,是单纯卖茶的地方,没有其他复杂的饮料,更没有点心之类可吃的。

④但是到了宋代,茶座又称茶坊,所卖的茶,五光十色,除纯茶外,又有酸梅汤、姜茶、和合汤、宽煎叶儿茶等等。《水浒传》中记述北宋时的茶坊,又有不少花样,例如王婆在清河县城紫石街开设的茶坊,在茶内还放得有白松子或胡桃肉。此外,又有甜的杏仁茶,咸的牛肉茶,随客人的嗜好而供应。

⑤南宋时设在临安的茶坊,又称茶肆,比王婆的茶坊又大异其趣。

⑥在中国,茶是民间最普通的饮料,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但有些地方,因天时地利的特惠,以及品种的优异,所以产品特别有名,驰誉遐迩。据陆经所载,原有五种不同的名称,如早采的叫茶,晚撷的叫茗。但后来茶产愈来愈多,只得个别另立名目,以资分辨。如以采取时间而得名的有雨前茶、白露茶等;以产地而得名的有浙江的龙井茶、福建的武夷茶、安徽的六安茶、云南的普洱茶、湖南的君山茶、台湾的冻顶茶等;以象征事实或吉祥文字而得名的有碧螺春、铁观音等;以色泽而得名的有绿茶、红茶、白毛尖茶等;以香气而得名的有香片茶、茉莉花茶、菊花茶等;以味道而得名的有甘露茶、苦茶等。至于团茶、沱茶、砖茶、块茶、梗片等,便是以制出后的形式而得名的。

⑦当春季茶树发芽时,即由茶树上采摘嫩叶,叶的尖端即称为尖,或名叫枪,分有五等。采摘时多用小刀或剪刀,但妇女用指甲采的更为名贵。至于在秋季采的,就统称为秋茶,或白露茶,也可索性地叫它做老茶,品级远不如春茶了。

⑧茶叶采摘后,马上就得进行焙制。制法不外晒干,揉团,摊开,焙烘几个阶段。制绿茶时必须先用高温把叶中的酵素杀死,以阻止它发酵,所以绿茶又称不发酵茶,可以保持茶叶天然翠绿的色泽。至于红茶的制法,是把从茶树上取来的青叶,略为晒干,加以揉捻,使茶叶中的细胞破裂,挤出液汁,然后放着让它发酵。发酵时茶叶的绿叶素破坏了,出现红色,加以烘烤,便成红茶。在中国的安徽祁门,便是著名出产红茶的地方。

⑨茶叶之所以芬香,是因为它含有芳香油的缘故。芳香油很香,但容易挥发,红茶在发酵后,经过长时间的烘烤,芳香油大部分都消失了,没有绿茶芳香,事属当然,无须多辩。如珠茶、贡熙茶、蟹目茶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见茶的种类繁多了。

(作者钱歌川,文章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茶。(4分)

小题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一说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例如王婆在清河县城紫石街开设的茶坊,在茶内还放得有白松子或胡桃肉。

小题3:阅读第⑥段,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据陆经所载,原有五种不同的名称,如早采的叫茶,晚撷的叫茗。

小题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②-⑤段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进行说明的。

B.第③段横线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即使……也……”。

C.茶的焙制方法可分为晒干、揉团、摊开和焙烘四个阶段。

D.红茶之所以没有绿茶香,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晒干,其中易挥发的芳香油消失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悠久历史;②品种(或:名称);③采摘;④焙制(或:制法)

小题2:示例:示例:举例子。通过列举王婆茶坊在茶内放点心的事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宋代茶座所卖的茶五光十色的特点,增强了说服力。

小题3:示例: “据陆经所载”,“根据陆羽《茶经》记载”的意思,表明了信息来源,准确地说明了中国茶原有五种不同名称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4:D

小题1:

试题分析:一般来说,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事物区别于某一事物的标志,也是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学生可观察题目,或在首段中找,也可抓关键句。此处从“历史”“种类”“采摘”“制法”等方面进行概括。

小题2: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在说明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事物的先决条件。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文语言准确,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如“大约”“左右”“可能”“估计”等。这些词同样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里“据陆经所载”,“根据陆羽《茶经》记载”的意思,表明了信息来源,准确地说明了中国茶原有五种不同名称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4:

试题分析:D中应是“红茶在发酵后,经过长时间的烘烤,芳香油大部分都消失了,没有绿茶芳香”。而不是“晒干“。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