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阅读附答案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0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请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A.或以为亡()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C.扶苏以数谏故()D.大楚兴,陈胜王()

小题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小题3:陈胜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做了精辟的分析。“”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利用百姓不知扶苏和项燕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 “ ”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B.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思念,并立志为二人报仇。

C.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D.为起义做舆论准备过程,体现了陈胜的组织领导才能。

参考答案:

小题1:逃跑;应该;屡次;称王

小题2:略

小题3: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小题4:B

小题1:试题分析:“亡、数”是文言文中的多义字,“亡”应译为动词用法,逃走。“数”应译为屡次,多次。“宜”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王”是活用词,名词用作动词,应译为“称王,当王”。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举大计”“等”等。“举大计”即所说的“发动起义”, “等”是典型的古今异义词,应译为“同样”,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找到范围即分析形势的“吴广乃谋曰”里面,然后在其中找到“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的句子,即“天下苦秦久矣”,接着找到“策略口号”即“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小题4:试题分析:“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思念,并立志为二人报仇”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并不是对二人思念的表现,也无为二人报仇之意,是为他“宜多应者”,即以二人向天下号召,更顺应民心,易得到人民的响应。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