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人雀之战与麻雀纪念碑(9分)
①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曾经开展了消灭麻雀的群众运动.麻雀与苍蝇、蚊子和老鼠一齐列入了“四害”之列。于是一夜之间,全国上下掀起了消灭麻雀的“大行动”。从城市到乡村,小小的麻雀成了人类捕杀的对象。一时间,各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枪声震耳、弹弓飞舞、毒饵满地,麻雀成了人们手下的“冤鬼”,这便是我国的“人与麻雀之战”。
②其实,麻雀与其它鸟类一样是捕捉农作物害虫的能手。虽然有时也偷食作物籽实,但更多的捕食作物害虫。一只麻雀每天要捕食60多只害虫,实是保护作物生长的有益鸟类。
③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例如在美国波士顿,就耸立着一座奇怪的纪念碑—麻雀纪念碑。原来在1860年前,这里并没有麻雀,农作物经常遭受虫害。为了抑制这些害虫,有人特意从欧洲引进了麻雀,由于麻雀繁殖很快,数量很快多了起来,在整个夏季吃掉了成千上万的农作物害虫而保护了庄稼,使波士顿的农业获得了大丰收。当地政府和农民为了感谢这些小东西,特地为麻雀建立了这座纪念碑。
④但是也有的人在做完全相反地蠢事,例如,上世纪70年代有一位名人种了几亩小麦试验田,为了防止鸟儿偷吃麦粒,就用尼龙网把整个试验田罩了起来。结果,鸟是防止了,小麦害虫却大量繁殖起来。有人在草原上播种牧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草地罩起来,不久草长出来了,同时害虫也大量繁殖起来,嫩绿的叶子全被害虫吃光了。相反,没有罩住的草地,牧草生长却十分旺盛。原来有一条作物(或牧草) →害虫→鸟类的食物链,保证了作物(牧草)的稳定生长。“网”的存在切断了“鸟”这个重要的食物链环节。当然,害虫便无限制的繁殖起来。
⑤值得提醒大家的是,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一些人吃腻了肉、蛋、奶,想吃点野味来换换口味,于是开始大量捕杀麻雀、青蛙。奉劝各位“口下留命”!不要再做“自毁田园”的傻事了!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我国上世纪50年代把麻雀列入“四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小题2:第④段中划线词语“有的”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小题3:文中用了许多说明方法,试举一例。(2分)
小题4:结合身边环境,说说我们周围还有哪些“自毁田园”的傻事。(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麻雀有时候也偷食作物籽实。
小题2:示例:①不能;②如果去掉“有的”意思就变成“所有的人都在做蠢事”,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真实性(2分)。
小题3:: ①列数字——一只麻雀每天要捕食60多只害虫;②举例子——写有人做蠢事时举了“为了防止鸟儿偷吃麦粒,就用尼龙网把整个试验田罩了起来”和“有人在草原上播种牧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草地罩起来”,结果叶子全被害虫吃光了的例子;③作比较——中国50年代“人与麻雀之战”与美国为麻雀建造纪念碑作比。
小题4:示例:①捕杀蛇、野鸭等动物;②乱排乱放垃圾、污水、废气③大量圈占农田。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分析第二段中讲到麻雀的食性,“虽然有时也偷食作物籽实”,联想前段即可了解人们消灭麻雀的原因。
小题2:
试题分析:“有的”起限制作用,是说做这种蠢事的毕竟是少数,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面去分析这个问题。
小题3:
试题分析:在说明文中,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最常用的,可以举文中最为显明的说明方法为做示例来说明。
小题4:
试题分析:这个问题可从环境遭到破坏这个角度去罗列现象,“田园”不仅指土地,是泛指环境,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自毁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