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不同学派纷纷涌现并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其时,我国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时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光耀人类史册。
周王朝的瓦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致使民间“私学勃兴”,“士”阶层形成。
其时,社会结构急遽变化,兼并战争接连不断,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称霸,竞相招贤纳士,希望借助某种学说以富国强兵。春秋时代已经开始的“养士”之风日益盛行。各诸侯国对“士”大都采取宽容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各学术流派虽从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议论时事,阐述哲理,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但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则去”。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彼此诘难又相互借鉴,良好的学术氛围,也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当时,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由于良好的文化政策和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稷下学宫成为了最有影响的学者名士聚集场所。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消亡于秦灭齐时,大约存在了150年,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直至今日。
齐桓公田午兴办学宫的直接原因是政治需要。齐王励精图治,图谋称雄,需要稷下学士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制造舆论、设计蓝图。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政治智囊团。其次,学宫尊贤致士,吸引人才,定期举办各派学者的学术例会,又是一个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的学术园地。
“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不治”,即“不任职”。虽有上大夫的头衔,但不担任实际职务。“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智囊团的功能。而他们的议论,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统治者政治活动提出的批评意见或决策建议,大都坦率直言,没有或者少有
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情况。
稷下学宫是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百家争鸣的发源地。稷下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的学说,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其中既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他们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众多人才。比如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而孟子两次入齐讲学,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被授予上卿。
稷下学术例会争鸣的议题非常广泛,既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又有不同学术观点的诘难,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稷下先生们冲破思想束缚,不断探求创新,诸说并存,辩论发展,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5.下列对“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王朝瓦解后,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士”阶层逐渐形成。
B.诸侯争霸,各国竞相招贤纳士,希望借助他们的学说来增强国力。
C.诸侯对“士”宽容,养“士”成风,“争鸣”有宽松的政治环境。
D.学者大都依附于某社会集团,因此议论批评时政不会有生命危险。
6.请分条概述“稷下学士活动”的特点。(6分)
阅读答案
5.(3分)D(“学者大都依附于某社会集团”与文意不符,原文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
6.(6分)①“不治而议论”,不任实职,只议论时政等。(1分)
②大都坦率直言,少阿谀奉承。(1分)
③潜心研讨,取长补短,学术有成就。(2分)
④思考内容广泛,没有思想束缚,不断探求创新。(2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不分条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