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乃裳的分内事
少木森
黄乃裳,闽清六都人,他出生时,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才九年;他离世时,国共第一次合作。他的一生,奔走沉浮在中国最多灾多难、波谲云诡的岁月,几乎与一部中国近代史相始终。
少年黄乃裳家境贫寒,受洗入教。在教会里,黄乃裳学习到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后来,他虽中过秀才、举人,但不沉湎科举功名,主张为国家做点分内事。他办刊介绍西方医药科学知识,劝人去除愚昧,相信科学。1875年1月,同治帝死于天花,惊动全国,各地驱避瘟神的现象泛滥。黄乃裳立即撰文说明天花的病因、病理,说细菌病毒是可以防预的,没有什么神秘可怕。他还劝人种牛痘,控制了天花的流行。
1896年,黄乃裳自筹资金独力创办了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报》。在创刊号上,他开宗明义地阐明办报的宗旨:人人广进言路,人人获听言之益。《福报》传到北京,引起了康有为、梁启超、王锡蕃等人的注意。1897年末,王锡蕃向光绪皇帝推荐黄乃裳参加经济特科考试。在京期间,黄乃裳遍访谭嗣同、林旭等六君子,或促膝长谈,或坦言争论。他还六次晋谒李鸿章,八次上书皇帝,倡言变法维新。
1898年9月变法失败,黄乃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如何逃命,而是冒着性命危险,费尽周折通知康、梁出走避祸。回闽后,黄乃裳没有选择避世隐逸,又赴兴化办盐务。在实际的事务奔忙中,他更直接地接触社会现实,更真切地耳闻目睹民间疾苦,慨然喟叹:闽地苦瘠,丰年亦不足食,乡曲贫民,终岁啖红薯十室而九。为了改变这惨况,黄乃裳决计下南洋,为桑梓穷无聊赖之同胞辟一生活路径。
1900年4月,黄乃裳带着几个亲人来到英属沙捞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拉让江找到了垦地。他在闽清、古田等地招集了1000多个垦民,建立新福州总公司,开始了艰苦的垦荒创业。他跟大伙在草房里同吃同睡,伐木垦地。风风雨雨五年过去,新福州垦地初具规模,一改往日萧条荒凉,呈现一派欣欣向荣。
由于长期劳碌奔波,黄乃裳得了严重的胃病。有一回,黄乃裳胃病复发,疼得异常厉害,心想:这回恐怕要去见上帝了。他回想几十年来坎坷生涯,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吩咐人去拿纸笔。大伙以为他要写遗书,黄乃裳说:我一身奉行三不主义,一不买田,二不存款,三不盖房,遗产全无,写何遗嘱?要说遗嘱,我的遗产就是垦地,都是大家的说罢作联自挽:
平生所愿事多违,差幸闻道壮年,天若有心,期尽藐躬分内事。
故土久愁人太满,远辟殖民小局,我虽撒手,仍留余地后来人。
这一次,死神只是与黄乃裳擦肩而过,但垦区经营却逐渐惨淡了,加上当年黄乃裳曾向沙捞越当局借了四万元给大伙当船费,此际当局加紧向黄乃裳索还债款,垦场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黄乃裳只得申请延迟还贷。当局要挟他:延迟还贷得有条件,不能再反对当局在垦场内设赌场、卖鸦片。黄乃裳一听,气得大声说:我黄乃裳就是杀头剥皮,也不愿看着自己的同胞沦为赌钱鬼、鸦片虫!就这样,黄乃裳告别了自己苦心经营五年的新福州垦场。
1904年,国内革命思想激荡。黄乃裳认为,自己又该去做点分内的事。他毅然回国,在上海联络蔡元培、林森等人,为宣传革命殷勤奔走;在厦门,办《福建日日新闻》,大量传播民权民生思想。1911年,他回福州任英华、福音、培元三书院教务长。年底,同盟会在福州发动起义,黄乃裳在家里召集学生组成炸弹队,配合国民军作战。队伍需要选一名旗手在前面擎旗,黄乃裳说:旗手不用选了,我今年63岁了,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我分内该给大家当一回旗手啊!于是,黄乃裳擎着十八星红方大旗,带领人马冲向敌营。在市民的积极配合下,清军投降,福州光复。
光复后,黄乃裳出任省交通部长。袁世 凯窃国后,黄乃裳愤而辞官,回故乡闽清从事公益事业。他组织乡民开渠建坝,使1000多亩旱地得到灌溉;创建闽清教育会,在各乡办校34所。各方赞誉鹊起,而他超然处之,只说:无非做些分内事耳。
1920年12月,72岁高龄的黄乃裳不顾年迈体弱,应孙中山邀请,赴广州任中华民国政府高等顾问,次年夏因病回乡。1924年9月22日,黄乃裳病逝于闽清梅城,终年76岁。
(摘编自《福建乡土》2008年第6期)
相关链接
①27岁的黄乃裳半途出家学习八股文,是为了走科举当官的道路。1897年,黄乃裳被选为拔贡,这时期的黄乃裳在读书当官的道路上是颇为得志的,但黄乃裳却陷入痛苦之中。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黄乃裳的弟弟黄乃模是致远号的副管带,在甲午海战中和正管带邓世昌一道壮烈殉国。黄乃裳悲愤到了极点,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黄 乃裳被列进慈禧太后要拘捕的黑名单。他悲叹:呜呼,三十年之热肠渴望,一旦飘荡于罡风。
(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
②黄乃裳出任福建军政府大员,掌握了相当大的财权。叙官局局长刘通造访黄乃裳,商谈公务,黄乃裳便留他一起吃午饭。饭菜上桌,刘通大吃一惊,饭是普通的大米饭,二菜一汤是芥菜、蚬仔与闽清糟菜汤。黄乃裳端起饭碗,吃得津津有味。刘通大为折服。
(赖晨《辛亥革命后的黄乃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早年教会里学习的经历,开阔了黄乃裳的眼界,使他能利用科学知识普及常识,消除民众的愚昧,移风易俗,造福乡里。
B.黄乃裳创办的《福报》是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倡导广开言路的办报理念,大量传播民权民生思想,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在当时影响很大。
C.甲午战败,国仇家恨让黄乃裳放弃科举,走上了维新变法的道路。虽变法失败,但这一场特殊的经历,对丰富他人生的阅历和磨砺思想锋芒,具有积极作用。
D.黄乃裳在福州发动了福州起义,力图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黄乃裳在学生中组织炸弹队,并身先士卒擎旗引领,为福建的光复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E.黄乃裳任事慷慨,注重大节。他不顾自身安危帮助康、梁出走避祸;为保护同胞垦民,不向沙捞越当局低头;反对袁世凯不惜辞去高官。他身上颇有中国传统的侠义古风。
(2)黄乃裳一生事业波澜壮阔,却仅以分内事三字自许。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黄乃裳的分内事包括哪些方面的事业?(6分)
(3)黄乃裳在自挽联中,袒露出南洋开垦事业背后哪些不为人知的心迹,又表现出怎样的气度情怀?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4)有人说,黄乃裳身上既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气度。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参考答案:
(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C项放弃科举不准确,原文有不沉湎科举功名,相关链接①中1897年,黄乃裳被选为拔贡,这时期的黄乃裳在读书当官的道路上是颇为得志的说明甲午战败后,黄乃裳并没有完全放弃科举出仕。B项大量传播民权民生思想是在《福建日日新闻》期间,广泛传播科学知识于文无据。D项不是黄乃裳发动起义,而是同盟会发动起义。
(2)①开启民智,办报兴学,传播科学知识和进步思想;②争取民权,广开言路,投身变法、革命事业,身先士卒;③拯救民生,开垦南洋,兴办公益事业。(每点2分)
(3)①黄乃裳自认平生事业多不得志,唯有壮年开垦南洋有机会实现平生夙愿,期望竭尽生命最后的力量贡献给这项事业(2分),表现出无私进取的精神毅力(1分);②开垦南洋为的是给贫苦的乡亲找到一条活路,如今垦区初成,即便撒手而去也死得其所(2分),表现出淡泊旷达的胸襟气概(1分)。
(4)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①爱国爱民,心念桑棒,以天下兴亡为己任;②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不屈服于暴政,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一生清贫,清正廉洁,不计得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点2分,答满2点即可。)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气度:①思想进步,从变法到革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②视野开阔,接纳现代科学,开眼看世界,为民生走出国门,大胆闯南洋:③个性自由独立,不为他人所束缚,主动选择人生道路,听从内心的指令,以分内事作为人生选择的导引。(每点2分,答满2点即可。)